韭菜疫病
2025年09月26日
韭菜疫病
症状识别
根、茎、叶、花薹等部位均可被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叶片及花薹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长5~50毫米不等,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薹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假茎受害呈水渍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鳞茎被害,根盘部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
侵染途径
本病由鞭毛菌亚门烟草疫霉和辣椒疫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染寄主后发病。湿度大时,又由病部长出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
发病规律
本病除韭菜外,还可危害番茄、茄子等蔬菜。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多雨时病害严重。温室内浇水不当、通风透光不良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防治方法
1.选择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地块建棚,并进行轮作倒茬。
2.棚内要合理浇水,注意通风排湿,避免造成高湿的环境条件。
3.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2)72. 2%的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喷雾。
(3)58%的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韭菜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