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上涨与居民消费

第三章 房地产价格上涨与居民消费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家庭财富的大小和财富的变动会影响到消费支出,房地产作为家庭的重要财富,当房地产价格波动时,人们的财富存量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消费支出和消费决策,进而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这就是房地产狭义财富效应。大多数西方学者研究都基本都确认了,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在1990~2006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1],对居民消费不仅有显著正面的效应,并且比股市的财富效应要大很多(Ludwing &Slok,2002;Catte,2004)。

我国自从1998年全面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上升通道,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社会各界围绕着房价上涨的原因、后果、房地产泡沫大小以及高房价蕴含的金融风险等问题的争论热火朝天。然而,对于房地产价格通过房地产财富效应渠道影响居民消费,从而影响总需求,影响宏观经济的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在我国,城镇住房私有化率高达80%以上,房地产已经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个人房产为核心的资产价格已经成为消费者支出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决定因素。

本章首先对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狭义财富效应的差异进行分析,接下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我国近10年房价上涨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微观数据方面,本章首创性地利用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对房地产财富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家庭微观数据的使用,不仅克服了以往研究中采用房地产宏观数据样本量不足的局限性,还可以对家庭个体行为进行有效检验。宏观数据方面,本章利用我国26个大中城市1998~2007年的宏观面板数据,采用最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对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与股票财富效应进行了比较,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小样本带来的低效果以及采用全国总体数据而忽略了各城市差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