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上帝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个耳朵呢?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某电气公司的约瑟夫·韦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饶的荷兰移民地区作一次视察。

“为什么这些人不使用电器呢?”经过一家管理良好的农庄时,他问该区的代表。

“他们一毛不拔,你无法卖给他们任何东西,”那位代表厌恶地回答,“此外,他们对公司火气很大,我试过了,一点希望也没有。”

也许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但韦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因此他敲敲那家农舍的门。

门打开了一条小缝,屈根堡太太探出头来。

“一看到那位公司的代表,”韦伯先生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她立即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门砰地一声关起来。我又敲门,她又打开来;而这次,她把反对公司和对我们的不满一股脑儿地说出来。”

“‘屈根堡太太’我说,‘很抱歉打扰了您,但我们来不是向您推销电器的,我只是要买一些鸡蛋罢了。’”

“她把门又开大一点,怀疑地瞧着我们。”

“‘我注意到您那些可爱的多明尼克鸡,我想买一打鲜鸡蛋。’她说。”

“门又开大了一点。‘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多明尼克种?’她好奇地问。”

“‘我自己也养鸡,而我必依承认,我从没见过这么棒的多明尼克鸡。’”

“‘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她仍然有点怀疑。”

“‘因为我的来亨鸡下的是白壳蛋。当然,你知道,做蛋糕的时候,白壳蛋是比不上红壳蛋的,而我妻子以她的蛋糕自豪。’”

“到这时候,屈根堡太太放心地走出来,温和多了。同时,我的眼睛四处打量,发现这家农舍有一间修得很好看的奶牛棚。”

“‘事实上,屈根堡太太,我敢打赌,你养鸡所赚的钱,比你丈夫养乳牛所赚的钱要多。’”

“这下,她可高兴了。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真的是比她的丈夫赚钱多。但,她无法使那位顽固的丈夫承认这一点。”

“她邀请我们参观她的鸡棚。参观时,我注意她装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小机械,于是我‘诚于嘉许,惠于称赞’,介绍了一些饲料和掌握某种温度的方法,并向她请教了几件事。”

“不一会儿,她告诉我,附近一个邻居在鸡棚里装设了电器,据说效果极好。她征求我的意见,想知道是否真的值得那么干……”

“两个星期之后,屈根堡太太的那些多明尼克鸡就在电灯的照耀下,满足地叫唤了。我推销了电器设备,她得到了更多的鸡蛋,皆大欢喜。”

事情的要点就在于:如果韦伯先生不是让屈根堡太太自己说服自己的话,就根本没法把电器设备卖给这个农户!

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有时比自己唠叨不停大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