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安全注射

第2节 安全注射

88. 什么是安全注射?包括哪些具体要求和措施?

安全注射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的医护人员不带来任何可避免的暴露风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

安全注射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

(1) 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有手卫生指征时正确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 在医疗活动中正确使用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进行各种注射前,规范地进行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确保效果。

(4) 使用注射针、套管针和静脉输液系统时,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应遵循下列要求: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②“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③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品。④单剂量注射用药品不得分数次使用。⑤多剂量包装药品每次使用时注射针(套管)和注射针筒必须无菌。⑥保存时应按照厂家建议保存,疑有污染时应立即丢弃。⑦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⑧避免滥用注射。

(5) 预防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操作;推荐使用安全医疗器械进行各种注射操作;应使用大小合适的一次性锐器盒收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中产生的损伤性废物,锐器盒不可盛装过满,达到3/4满时应及时关闭;不能弯曲折断或手工拔出针头;不可徒手去除针头。

(6) 正确进行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旦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锐器伤,应立即遵循“一挤二洗三消毒四报告”的原则进行受伤局部的应急处理,降低锐器伤后感染的风险。应急处理后应及时报告锐器伤管理部门进行暴露评估和暴露后干预。

(7)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正确处理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米宏霏 张立国 韩玲样)

89. 安全注射器具都有哪些种类?

安全注射器具指的是带安全机械设计的装置,根据操作完成后可能造成锐器伤的部分被屏蔽的机制分被动和主动两大类,特点如表4–2所示。

表4–2 安全注射器的类型

注:自毁式注射器不能预防针刺伤害,若在静脉穿刺中使用,可能危害患者和医务人员,因此不推荐自毁式注射器用于抽血。

(米宏霏 张立国)

90. 如何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通过以下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有其他安全有效设备可选择时尽量避免使用锐器;不要回套已开封或使用后的针头,如确需回套,则使用单手操作;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已开封或使用后的针头;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使用后的锐器应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到3/4满时应及时密封并更换;丢弃锐器时应先检查锐器盒,确定锐器盒未装满且无针头突出;帮助评估和选择可降低锐器伤危险的设备;建议使用安全注射工具,如无针系统和回缩针、自动毁形的注射器、预充药物的注射器、针尖连接有保护套的注射器等;使用锐器前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和用后处置程序;发生锐器伤后应及时报告,确保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当发现任何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时及时向上级报告;参加预防锐器伤的培训。

(吴洪巧 王广芬)

91. 配药时,配置同类药物的注射器可以重复使用吗?

集中配制静脉用药时,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研究显示,注射器重复使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大大提高,污染途径包括:①配液人员不能按照规范要求,在抽药过程中不接触注射器活塞体部,加之手卫生不到位的情况下,极易污染注射器活塞体部。②配药环境不佳,空气尘埃微粒较多,可能造成注射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③注射器重复使用时存放时间过长引起污染。

因此,配制药物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重复使用。

(杜 玲 米宏霏 卢 珊)

92. 配置好的皮试液可以放置多久?

在临床工作中,提前配置好皮试药液备用、多人共用一支皮试液等情况屡见不鲜。《护理学基础》(第五版)中要求,药液应在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刻注射,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对于青霉素皮试液来说,由于青霉素类在水溶液中甚不稳定,放置时间越长则分解越多,不仅药效消失,而且产生的致敏物质也增多,故应现用现配。而对于其他性质稳定的药物皮试液来说,放置时间建议参考药物说明书。另外考虑到多人共用一支皮试液需要使用注射器多次进行抽吸,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大,以及储存环境如环境温湿度等对细菌繁殖的影响,不建议放置时间过长。

(米宏霏 卢 珊)

93. 做皮试需要消毒吗?

《护理学基础》(第五版)中要求,皮试前的皮肤消毒选择75%乙醇,忌用碘类消毒剂,以免影响局部反应的观察。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各个医院做法不一。由于使用75%乙醇作为皮试消毒剂在有的患者身上会出现假阳性,从而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国内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哪些消毒剂替代75%乙醇?仅使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进行局部清洁,或者不进行清洁直接皮试是否有感染发生?周雪梅等观察了3 156例抗菌药物皮试患者,均采用直接皮试法,无一例发生感染。袁春凤对200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患者采用了75%乙醇消毒和直接皮试法做自身对照试验,均无感染发生。

直接皮试法简单易行,假阳性率低,但是挑战了教科书和长期以来的医疗认知和行为习惯,因此,大家对该方法的接受程度较低。而在《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中已经提出,胰岛素注射时保持皮肤清洁,当注射部位不洁净或患者处于易于传播的环境时,注射前应进行消毒。皮试是在表皮与真皮之间进行注射,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皮肤表面的定植菌不足以通过皮试造成感染。

因此,皮试前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是必需的,至于是否消毒或者选择哪种消毒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做出选择。

(卢 珊 韩玲样)

94. 开启的胰岛素超过多长时间不应或不宜使用?

胰岛素目前常用用法主要有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注,用法不同,开启后药物的放置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静脉输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规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因此对于打开用于静脉输注的胰岛素而言,应遵照规定,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那么用于皮下注射的胰岛素开启后可以放置多久?《新编药物学》中关于胰岛素的贮藏有这样的规定:未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应在2 ~ 8℃条件下冷藏密闭避光保存。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 ~ 6周(NOVOLIN R,N, 30R注射液为6周,其他注射液为4周)。由于胰岛素药液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成注射剂量不准;胰岛素针开始使用后,注射液已经与外界连通,在非密闭的环境下,放入冰箱会使针剂水分挥发。所以,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放在冰箱贮存,可以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者随身携带,在室温最长保存4周。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以使用。

有研究显示,开启后的胰岛素7天内未见细菌污染,开启后8 ~ 15天约5%出现污染, 15 ~ 28天约12%出现污染,大于28天半数胰岛素均出现细菌污染;而保存温度也对细菌污染情况产生影响,2 ~ 4℃保存无菌生长,此后随温度的升高,其细菌污染率相应升高,低于25℃保存污染率最高为10%,当保存温度大于25℃时,污染率将近50%。此外,还有其他可能造成细菌污染的因素,包括重复抽吸、胰岛素内添加的抑菌剂活性变化、储存容器的特性(尤其是瓶塞的材质)等。

综上所述,胰岛素启用后的使用期限,需要综合使用方法、胰岛素药效、污染的风险、无菌操作、产品说明书等多方面考虑。生产企业推出单剂量或小包装量是最终解决办法。

(米宏霏 张立国 韩玲样)

95. 采集末梢血进行血糖检测时,采血部位的皮肤如何进行清洁消毒?

我国《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进行血糖检测时,应选用75%乙醇消毒采血部位,不可选择其他对检测有干扰性的消毒剂,例如碘伏。并应待乙醇挥发、干燥后再行采血。而美国糖尿病协会则推荐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作为指测血糖前的皮肤准备。

显而易见,中美两国医务管理人员对指测血糖前的皮肤准备所推荐的方法是不同的。可能是由于两国的理念和外在条件不尽相同。美国可能从患者自测的便利角度出发,并对患者自觉洗手有较高的信心,在指测血糖前能自觉洗手做皮肤准备。而我国可能是考虑到医院内感染源较多,75%乙醇消毒可降低感染风险,还可以缩短皮肤准备时间。对于75%乙醇对末梢血糖值的影响,国内有研究显示,使用75%乙醇消毒和流动水清洗干燥这两种皮肤准备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可采用。但也有观点认为,如在测量血糖时未用乙醇消毒,会影响测试结果。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在对于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中推荐:注射时,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当注射部位不洁净或患者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如医院或疗养院),注射前应消毒注射部位。由此可见,进行血糖检测或注射时,皮肤消毒并非必须。

考虑到我国长期的临床实践以及公众认知等,推荐在医疗机构仍使用75%乙醇消毒后检测末梢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在家自测血糖时,也可选择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保持手指清洁干燥,然后进行采血。

(杜 霈 卢 珊)

96.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采血针能反复使用吗?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操作简便快捷,医疗机构普遍使用其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采血操作,在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中使用也非常普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采血针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不能够重复使用。

近年来,随着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不断重视,一次性采血针不得重复使用已达成共识,但是一些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可能会使用多次后才丢弃。

一次性使用采血针重复使用的弊端为:一经使用,其针尖不再锋利,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采血时,会因为针尖变钝而增加疼痛感。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细菌繁殖,可能会直接危害患者健康。更重要的是,使用过的采血针接触患者的血液,如果患者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或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共用针头或针头意外刺伤他人时,则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播。

除了采血针不能够重复使用之外,用于安装采血针的采血笔也需要注意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可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以去除采血笔近针尖处残留的血液。不管是在医疗机构还是在家庭中,可重复使用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只限于专人专用,禁止用于多名患者。对不同患者进行监测血糖采血操作时,必须使用一次性采血装置,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装置不得重复使用。

(杜 霈 卢 珊)

97.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前消毒环节有哪些注意事项?

肌内、皮下及静脉注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创操作,操作前对操作部位进行规范而有效的消毒对降低操作相关感染至关重要。穿刺部位的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不小于5 cm×5 cm范围;如有必要,操作前应对操作部位进行卫生清洁,消毒时应让消毒剂充分待干,以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方法如下:①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棉签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②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 ~ 3分钟,待干后再用75%乙醇脱碘。③使用有效含量≥2 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 ~ 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④使用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分钟。⑤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 ~ 5分钟。⑥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米宏霏 张立国)

98. 无菌棉签、无菌纱布及消毒液的有效期是多久?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无菌棉签和无菌纱布需要在其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经打开未用完,按原包装方法包好或夹闭开口处,超过24小时即不得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时记录启用时间,开启后的消毒剂使用不超过7天。其他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亦可参照执行。

无菌棉签、无菌纱布及消毒液使用时,应先用近效期物品,后用远效期物品。使用前认真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和包装的完整性,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剂消毒皮肤前应先进行局部清洁,再进行消毒,且应待消毒剂自然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以确保消毒效果。

(张立国 王世浩)

99. 注射用的治疗盘如何消毒?

治疗盘也称注射盘,其用途为盛载消毒液、敷料等治疗所需物品。护理静脉注射操作规程要求应将准备好的注射盘放在治疗车上,推到患者床前注射操作。但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很多护理人员往往不能按照规范操作,仅携带治疗盘至床旁进行注射等操作,治疗盘也成了暂时盛放治疗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容器。因此,对于不同的使用情况,其清洁消毒要求也不能一概而论。

对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将治疗车推至床旁进行注射操作的情况下,治疗盘属于清洁物品,在保证未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日常保持清洁即可。

对于不能做到床旁注射等操作携带治疗车的,可在治疗盘内配置弯盘用以暂存操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但因其不接触患者,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只需达到低水平消毒即可。

能够达到中水平消毒的75%乙醇由于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对金属无腐蚀性等特点,同样适用于低水平消毒时使用。其他还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等,或使用含消毒剂成分的卫生湿巾清洁消毒一步完成。

另外,基于安全注射的要求,建议在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携带治疗车。

(陈亚男 张辉文 卢 珊)

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EB/OL]. (2009–09–23) [2017–04–10] http://www.nhfpc.gov.cn/zwgkzt/pyl/200909/42930.shtml.

[ 2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EB/OL].(2000–10–13)[2017–04–08] http://www.nhfpc.gov.cn/zwgk/wlwl/201105/2b13f3abbc4a41888a89648ae67f9093.shtml.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S]//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1986—201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47–457.

[ 4 ]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5 ]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 6 ] 纪立农,郭晓惠,黄金,等.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2):79–105.

[ 7 ] 戴光惠,谭宗凤,黄冶,等.胰岛素注射液启封后有效期内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4):2773–2775.

[ 8 ]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6):2864–2867.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的通知[EB/OL](. 2008–10–24) [2017–04–10]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0810/e7a5526ebb3349d8a6711e936b70942e.shtml.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1986—201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6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