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简介
《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这本书是由创作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共有38章节
1
内容简介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东西方关系的一次危机,也是西方阵营内部关系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对西方集团内部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德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危机发展,...
2
目录
目 录 内容简介 引 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任务 第一章 二战后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发展 一、美国与战后联邦德国的建立 二、美国与联邦德...
3
引 言
...
4
一、研究意义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由于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由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裂...
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者的著作中,可以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德美关系这两个专题框架下找到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其代表性的观点予以归纳如下: 1.关于美国政策给德美关系带来的...
6
三、研究任务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本书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的视角:本书重点探讨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德美关系,并将这一期间的德美关系与之前的两国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探...
7
第一章 二战后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发展
本章主要论述二战结束后至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前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发展的脉络。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并开始介入欧洲事务。在美苏冷战的影响下,德国被分裂...
8
一、美国与战后联邦德国的建立
1.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德政策的转变 二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传统的欧洲大国被削弱,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欧洲东西部分别被纳入苏联和美国的势...
9
二、美国与联邦德国亲密合作关系的形成
1.战后初期美国与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契合点 如果说联邦德国的建立是美国对苏冷战的产物,那么构建稳定的美国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关系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10
三、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德美的亲密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声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雷德福计划”所带来的冲击 德美关系首先因...
11
小 结
联邦德国是二战后由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国家,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与美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地处东西方冲突的前沿,面临着国家重新统一的问题,因而联邦德国必须...
12
第二章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本章主要论述第二次柏林危机是怎样发生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苏联实力的增长,这使莫斯科看到了与美国达成妥协的希望。联邦德国谋求核武装,...
13
一、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的背景
1.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层内部出现了一股要求缓和的潮流。过渡时期的领导人马林科夫(Georgij M.Malenkow)表示,...
14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发生
1.赫鲁晓夫发动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10月27日,民主德国领导人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发表声明提出,西方国家武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违反了...
15
小 结
自四大国分区占领柏林起,东西方围绕柏林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1948年发生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此之后,柏林的局势稍显稳定。及至1958年11月,东西方又在柏林问题...
16
第三章 危机的开始阶段与德美分歧的出现
本章主要论述危机的开始阶段美国和联邦德国在危机的应对与处理上所表现出的分歧。危机开始后,波恩和华盛顿对苏联的动机和西方应该采取的策略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美国拟将先...
17
一、美国与联邦德国对危机的判断
1.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判断 艾森豪威尔认为,对于赫鲁晓夫的声明,美国政府没有理由要立即进行公开答复,因为“过于热心地反对赫鲁晓夫的声明将给人以我国政府办事急躁的印...
18
二、分歧的出现
1.“代理人理论”之争 是否接受东德人员代替苏联人员在检查站执行检查职能,并不会因此导致对东德的承认,是西方三大国关心的头等大事。1954年8月,作为一旦苏联将...
19
小 结
与美国政府的判断相同的是,阿登纳也认为苏联领导人不希望就柏林问题发动战争,也认为西方需要保持冷静和坚定。但在其他问题上,则存在不同判断。首先,在赫鲁晓夫的动机上...
20
第四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谈判政策与德美之间的不信任
本章主要论述艾森豪威尔政府如何确立对苏谈判政策,以及在推动对苏谈判过程中美国与联邦德国之间的不信任。经过危机开始阶段的反复酝酿,艾森豪威尔政府确定了在军事准备的...
21
一、对苏谈判前艰难的协调
1.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双管炮”政策与阿登纳的有限支持 从1959年年初的形势来看,与苏联就柏林和德国问题进行谈判在所难免。在美国政府内部,也取得了共识,即在进行...
22
二、对苏谈判过程中阿登纳政府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不信任
1.联邦德国反对美国在日内瓦外长会议上的“慷慨”让步 在日内瓦外长会议前,西方大国之间总算就初步的谈判立场勉强达成了一致。1959年5月11日,东西方外长会议在...
23
小 结
经过危机初期一段时间的酝酿,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开始愈加清晰起来,逐步确立了以谈判为主来解决柏林和德国问题的方针。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联邦德国勉强...
24
第五章 肯尼迪政府的政策调整与德美关系的冷淡
本章主要论述了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对美国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所作的调整,以及这一调整给德美关系所带来的影响。肯尼迪上台后逐步熟悉柏林和德国事务,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第二次...
25
一、肯尼迪对美国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调整
1.肯尼迪上台前对柏林和德国问题的看法 肯尼迪在当选总统之前,对外交政策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亚洲、防务和东欧。[1]他对德国问题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认为美国政...
26
二、肯尼迪政府的新政策与德美关系的冷淡
1.美国与联邦德国在磋商中所出现的分歧 不管是军事准备还是谈判,除了要在政府内部取得一致外,与盟国之间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在加紧制定第二次柏林危机政策的同时,肯尼...
27
小 结
肯尼迪上台后,不可避免地要对前任政府的政策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只是微调。因为美国的对手没有变,盟友也没有变,利益更不会发生重大改变。肯尼迪政府在制定第二次柏林危...
28
第六章 美国对苏“试探性谈判”政策与德美关系的紧张及修补
本章主要论述“柏林墙”事件后美国对苏联推行的“试探性谈判”政策,以及在推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德美之间出现的严重争执。“柏林墙”事件后,第二次柏林危机暂时从高峰走向...
29
一、肯尼迪政府对苏试探性谈判的开展与对阿登纳政府的排斥
1.美国单方面推动对苏试探性谈判 “柏林墙”事件后,美国政府已经在积极规划对苏联谈判的立场。在美国政府内部,对于谈判所要达到的目的,存在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
30
二、德美之间的再度协调
1.德美双方需要互相支持 阿登纳感到,在下一阶段的美苏谈判开始之前,他应该与肯尼迪进行面谈,以当面向肯尼迪表明自己的立场。1961年10月18日,美国国家安全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