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解传染病
面对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尤其是一些新型传染病,很多人都“谈病色变”。那么,在这些传染病肆虐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与非传染病不同,若一个人得了传染病,他周围的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令人闻而生畏的疾病,自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出现第一例病例后,在2003年上半年迅速蔓延,肆虐于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致使8098人患病,774人被夺去了生命。中国的SARS疫情最严重,共确诊5327例。
北京是SARS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3年4月,北京的疫情突然恶化,每天有上百名病例出现,发病人数激增,引起了市民的恐慌。中国政府、北京市政府、各级卫生部门紧急采取了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医疗、疾控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一起上阵,投入到抗击SARS的斗争中。
2003年7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把最后一个疫区—中国台湾从疫区名单中划除。至此,这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才宣告终结。传染病犹如一场战争,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伤亡,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因受SARS影响,全球在此期间经济损失总额达到59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经济损失总额为179亿美元,占中国GDP的1.3%,中国香港地区经济损失总额为120亿美元,占香港地区GDP的7.6%。
传染病知识知多少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传染源:会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水痘等的少年。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项。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四类。
◆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寄生于呼吸道黏膜和肺,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包括: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寄生于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通过饮水、食物传播。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病原体寄生于血液、淋巴,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
◆体表传染病。病原体寄生于皮肤及体表黏膜,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等。
●部分传染病的症状和体征
◆SARS:潜伏期通常在2周之内,一般为2~10天。患者急性起病,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等症状。
◆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为1~7天。患者早期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的症状相似,有发热、身体疼痛、头痛、咳嗽、喉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肌肉痛或疲倦、腹泻或呕吐、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可能会恶化得比较快,如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更严重的还会发生严重肺炎、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等,导致死亡。而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会加重。
◆H7N9禽流感: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高于39℃,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时,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如何预防传染病
◆学习常见传染病的知识和预防常识,消除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
◆勤洗手,讲卫生,平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旅途中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远离不洁的食物和水,合理膳食,防止病从口入,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如需经常出入,则要正确佩戴口罩。口罩不能两面交替使用,戴过的口罩要及时洗涤。
◆做好通风措施,保持空气对流。尤其是教室,要定时开窗,随时留缝。出行时尽量避免乘坐空气流通不良的交通工具。
◆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做好消毒隔离等防范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在你的身边曾经出现过哪些传染病?你知道这些传染病的特征和传播途径吗?请你在下框内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