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识朋友

16 火眼金睛识朋友

每个人都喜欢和朋友一起学习、玩耍、谈天说地,尤其是在网络交友越来越普遍的时代,我们会认识更多“朋友”。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不会分辨,就可能看不清这些“朋友”的好坏,而结交一些坏朋友。所以,我们要有“火眼金睛”,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结交好朋友,远离坏朋友。

今天网友“笑逐颜开”很开心地告诉你他遇到了一件好事。他在上学路上去早餐店吃早餐,有人把钱包忘在了桌子上,他看到了,没有出声提醒,等那人走后,他迅速把钱包放在了自己的书包里。“羡慕我吧,我发财了,钱包里十几张百元大钞!你是我的好朋友,哪天见面,分你几张!”“笑逐颜开”说道。

“笑逐颜开”遇到的是好事吗?如果他要分钱给你,你会接受吗?从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亮上网聊天时,认识无业青年小刚,被小刚骗至某旅馆勒索钱财。被非法拘禁三天后,小亮利用上厕所的机会给同班同学打了求救电话。得到小亮的信息后,学校老师马上把情况报告给了公安局。公安局迅速出警,终于解救出了小亮。

初中毕业后的小罗一直在县城亲戚的店里帮忙打理生意。自从他迷上了上网以后,慢慢地就不愿意做事了。他终日混迹于网吧,并且在网吧结识了一些无业青年。2010年3月,为了弄到上网的钱,小罗伙同在网吧认识的黄某,在短短20天时间内入室盗窃14次,偷得手机等物品,共计价值人民币1800余元。2010年4月,小罗在盗窃时被发现,并被闻讯赶来的民警当场抓获。因盗窃罪,小罗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产生的美好情感,中学生渴望交友,希望被朋友认同,这是中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正常表现。从学生自身来分析,中学生渴望交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中缺少同龄兄弟姐妹,而父母往往又忙于事业,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不少家长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孩子心中形成的对事物和社会的看法得不到交流与解答,内心的困惑无人倾听,因此非常渴望与朋友交流他们内心的想法。

◆中学生学习任务普遍较重,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感,与朋友交流,可以缓解学习中的压力,有助于消散心中的苦闷,而且交朋友、与人聊天远比学习轻松得多,这也是他们学习之余的一种乐趣。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男女学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倾慕。现实生活中的男女生交往受到家长和舆论的压制,中学生便想以“笔友”“网友”的形式与异性交往,来满足心中对异性的好奇。

另外,很多学生希望自己成为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希望有很多朋友,拥有好人缘。因此,他们十分渴望与人交往。人缘好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们的欢迎,是由于他们大都具有这样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热心集体活动,对工作非常负责;待人真诚,乐于助人;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具有谦逊的品质;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有审美眼光和幽默感;有动人的仪表。所以,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必须加强个人修养。

中学生交友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有“度”。同学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和家长像朋友一样给予指导和关怀。所以要首先和能给自己提供成长的人做朋友,慎重交友,适度交友。

交友时的注意事项

●要有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意识

上网时注册账户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时,除了网站要求的基本个人信息外,要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保密。为了安全考虑,与人交往、聊天,尤其是与网友、陌生人交往时不能随便泄露自己的隐私。

需要保护的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住宅电话、手机号码、个人照片、家庭住址、学校、班级、银行卡号以及父母的资料等。

●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他人

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如果有人不停地向你索要私人信息,或者主动将自己的QQ号或电话号码等提供给你,此时务必保持警惕,慎重对待这些“朋友”,并作出理性选择。

●保持平常心,经常反思自己

当你想进一步加深与别人的关系之前,回顾一下与对方的交往过程,反思一下有没有不妥之处。记住,不要过早、过快地认为他(她)是自己的好朋友而投入深厚的感情,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要慎重考虑。

●切勿轻易陷入网恋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与网友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难以控制住自己的热情,这是十分危险的。初中生处于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过早陷入感情漩涡,除了影响学习和生活外没有任何好处。太多的悲剧告诉我们:只有当你深刻了解并信任一个人的时候,才能付出自己的感情。对于初中生来说,网友是无法真实把握的。所以,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情感,克制自己,理性交友。

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