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成长

17 青春期健康成长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如儿童般的依赖性。只有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才能正确认识青春期,安全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生理、心理上都会发生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如果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不适应,甚至会对这种突然到来的急速发育产生陌生感与不平衡感,往往把生理发育上的不协调和功能性紊乱等感觉当作严重疾病,甚至造成情绪紧张和焦虑。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常常只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另外,这一时期因为心理和思想的成长会遇到许多压力、矛盾和危机,解决不好便可能出现心理偏差。

小明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性格倔强,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在学校,每次老师批评他时,他的眼睛瞪着老师,十分不服气,甚至还和老师顶嘴。前段时间,他一向不错的数学成绩明显滑坡,竟然亮起了“红灯”。数学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他死活不肯去。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就算,回到教室依旧我行我素。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言行与年龄相符且与别人相似

人的言行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不同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是不同的。初中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的。同龄人之间的很多心理感受是相似的,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行举止、爱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他的心理可能就不够健康。

●勇于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环境,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屈服于环境而逃避现实,或无视实际情况而盲目乐观,这两种心态都属于心理上存在障碍,不加以矫正可能会导致病态的心理。

●反应适度且思维合乎逻辑

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程度各不相同,但敏捷者不能过度,缓慢者不可过于迟钝,遇到重要事情无动于衷或整日愁容满面、吃不好睡不香、如坐针毡,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说话办事专心致志,有条不紊。若一个人说话东拉西扯,做事条理不清,想问题总钻牛角尖,甚至时常前后相悖、凌乱无序,这些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谈吐与修养得体

语言最能显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文雅、礼貌、得体的谈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若一个人常与人顶撞、争吵,神经质或沉默寡言,心理可能会有问题。

●乐观进取

乐观的人,对任何事情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退缩,即使遇到烦恼甚至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经常情绪忧郁的人,往往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

●善于群体交往以及与人合作

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不能脱离集体单独存在。青少年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性情孤僻、独来独往,置身于集体之外,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

以上六条标准仅作参考,同学们可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看看是否符合健康标准。若发现有心理问题,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认识心理误区,防患于未然

●性神秘和性愚昧心理

有些同学对相关性知识知之甚少,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由于这种心理和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一些同学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抵挡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产生性冲动,甚至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由于身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加上客观环境等的影响,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对异性的爱慕。但受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他们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在朦胧纷乱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中,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的滋味,于是出现了早恋的现象。

●对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初中生大多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在是非观念上容易模糊。加之有的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致使一些同学产生了种种逆反心理,导致他们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对精神生活的不满心理

有些学生的文化生活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产生了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有些人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的“欢乐”,甚至误入歧途。

●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贬低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还可能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诸如羞怯、内疚、悲伤、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反过来又加深自卑感。大量事例证明,考试分数偏低,经常挨批评,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初中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导致初中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虚荣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更多地接触社会,初中生的自尊心也越来越强。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如有些同学用片面的虚荣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好胜心及自我表现欲。近些年来,初中生吸烟、喝酒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受好奇心驱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吸烟、喝酒“使自己像个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显得轻松、潇洒、大方”。

对于这些心理误区,同学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从而防患于未然;对性知识的好奇,应以疏导为主,不要过分压抑;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同学们应该有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克服自卑、虚荣心理,自尊自信,勇敢地踏上人生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养,以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上述不良心理。

对照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存在,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