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将心血凝瑶章

许 铭

在日丽花香、草长莺飞的仲春时节,我第三次欣喜地阅读这部长篇小说《路》。其中的故事萦绕脑际,往事如潮水涌向眼前,心灵的震颤不能自己,现实的际遇和书里的场景再一次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古今定论的千真万确和永恒不移。

恒瑛老师是一位怀揣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巾帼勇士,她咬定青山,矢志不渝,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目标,是一位实至名归的成功者。

恒瑛老师出身一个成分不好的家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想通过努力学习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成绩优秀,并且入了团,成为出色的班干部。突如其来的社会动荡,使她与当年千千万万高中毕业生一样,虽然领取了高考准考证,却失去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这也使她的感情遭受沉重的打击。然而,她没有灰心,没有消沉,没有向任何困难屈服,依然乐观,依然坚强,勇敢而稳健地前行着。她努力学习,努力实践,注重劳动和生活中每一个环节的认知,不断地积累社会和生活经验,不断地提升劳动技能和思辨水平。她乐于读书,乐于助人,总是把自己储备的能量传递给别人。她认为,经过奋斗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是抵制了平庸的,也是值得回味的。她坚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她的人生轨迹证明了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她当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经过短时间的复习,顺利地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专科,毕业后,成为一名称职的中学教师,教书育人二十多年,其间获得了不少荣誉。

恒瑛老师的主要工作是中学物理教学,她努力钻研业务,编写了一本《中学物理辅导》,不断修改完善,再版了十多次。她一直热爱文学,在博览中外名著的同时,笔耕不辍,经常写一些诗歌、散文,还多次给报刊的编辑写信,交流思想。她是《时代文学》杂志社的通讯员,多篇作品在这个刊物发表。2008年,她的散文还获得了“时代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优秀奖。

恒瑛老师用五年多的时间,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以身边的人物为原型,写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路》。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黄鹂鸣一生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她历经磨难而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和愈挫愈勇的坚强性格,以及始终保持的乐观态度。

这是一部真实、细腻、鲜活、感人的现实之作,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形象却很鲜明。在叙事方式上,它采用的是经典现实主义小说的套路,譬如情节的编织、人物的刻画、主题的揭示、语言的锤炼等。作者在构思上下了一番苦功,其框架和主线清晰而突出。高考制度的中止,折断了黄鹂鸣理想的翅膀,使一个充满希望的家庭背负重压,家庭的三名成员都生活在迷茫和焦虑之中。父母亲勤劳、慈善、正直,但无法改变已有的政治面貌;儿女勤学、耐劳、真诚,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了条件。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感人。黄鹂鸣起先有一段美好而浪漫的爱情,她和贾思远是同班同学,都是青年才俊,互相倾慕,前后相恋八年之久。后因贾思远上了大学而毁弃了山盟海誓,中断了这一段令人艳羡的情缘。黄鹂鸣听从命运的安排,与贾思远隔壁那个善良而勤劳的小伙子王根宝走到了一起,艰辛地养育着两儿一女,他们在关爱侍奉双方老人、养儿育女的苦难岁月中,体现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黄鹂鸣抓住了恢复高考的机遇,经过认真复习,考上了大学,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履历。这些都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作者的描述是准确、细腻、清晰的,表现出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熟练的驾驭语言的功夫。

小说都要采用某种方式揭示出它们的历史时刻。《路》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校园生活和农村图景,只有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才能理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才能认同作者反映的社会真实,才能联想起当时的情景。这也正是这部小说对于认知社会的积极意义。

小说来源于大量素材,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体验,包括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有很多形式:阅读、社会观察、历史、神话、痴迷和关注、家庭事件、个人的失败与成功,还有很多。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富有哲理的论述,反映出她对社会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人们思想活动的准确把握,表现出她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思辨能力。

恒瑛老师在退休之后,延续着她的文学梦想,毅然开启长篇小说的创作,焚膏继晷,负荷五载,终获成功。这既需大勇,亦赖有恒,诚非一般人所能为。在这个鸿篇定稿之后,她的满头黑发全部变白,而且脱落得稀疏可数,足见其用心之深,用力之巨。可以说,这部小说是恒瑛老师几十年来文学耕耘的结晶,是她文学水平的见证。

在此,我以一首七律祝贺恒瑛老师长篇小说《路》的问世:

圆梦心花灿烂开,放歌昂首站高台。

激扬文字成佳构,指点人生展俊才。

情寄渭流描愿景,面临秦岭畅襟怀。

今朝痛饮黄龙酒,远道雄关脚底来。

2016年9月7日

(许铭,《皇城诗联》主编,《西安诗词》副主编,西安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新城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已编著书刊八本。2012年被评为“三秦新时代优秀诗词作家、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