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7.1.1 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自主权,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加之政府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使中国农业出现了连续六年的高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也迅速增加。

可以说,联产承包只是解决了小农生产发展最大化问题,只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和调整,并不具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性质的意义。但是为全国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为东部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和向城镇转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