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莫扎特效应

第一单元 莫扎特效应

课文一

音乐疗法和疼痛管理

[1]尽管音乐疗法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直到如今,很多人才了解到此疗法为他们的亲人带来了福音,此疗法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接受。据了解,该疗法可以改善人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甚至能提升人的运动技能及情绪发展,还有助于增强自信、提高注意力、增强自尊心、增强聆听技巧。最重要的是,该疗法有助于促进非语言交际和自我表达。除了这些益处之外,该疗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益处,即有助于疼痛管理。

[2]现有研究证明,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非创伤性的疗法,对于康复过程、急性及慢性疼痛均有积极作用。该疗法的积极作用,不仅带来极大的放松感,还可带来愉悦感、安宁舒适感,以及整体幸福感。随着逐渐增多的证据证明了该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全球越来越多的医院考虑将音乐疗法作为术后附加疗法。

[3]药理学干预具有副作用,会降低康复速度。但是,非药理学、无创伤性干预,如音乐疗法和其他放松技巧,具有明显效果,能有助于提升康复速度。为病人提供音乐疗法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会喜欢某种或其他类型的音乐。因此,该疗法为完全康复带来了乐趣和辅助作用,这也是早日康复的关键。音乐可以舒缓听觉,减轻疼痛,同时,能够有效分散对疼痛感的注意力,并控制血压及呼吸率。

[4]除了减轻疼痛感,音乐也能减轻病人在医院环境中产生的孤独感。舒缓的音乐可以消除恐惧、忧虑、焦虑和压力,因此可以降低止痛药的用量,同时可加快病人康复速度。另外,轻快的音乐让脚、手指不自觉地打出节拍,或者让人跟着音乐哼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病人都有积极作用。无论采用哪种音乐以达到预期效果,其积极作用都可以加快康复速度。

课文二

莫扎特效应

[1]“莫扎特效应”这个词是由阿尔弗雷德·A.托马提斯(Alfred A Tomatis)首次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将莫扎特的音乐作为听力刺激,治疗各种疾病。他利用莫扎特的音乐对耳朵进行“再训练”,认为听不同频率的音乐有益于耳朵,促进康复,并且有助于大脑发育。

[2]唐·坎贝尔(Don Campbell)曾做实验证明,听莫扎特音乐可提高一部分智商测试题的分数。因此,美国佐治亚州的州长泽尔·米勒(Zell Miller)做出预算提议:为佐治亚州出生的小孩提供古典音乐的CD 盘。唐·坎贝尔于1990年所著的一本书——《莫扎特效应:挖掘音乐的潜能来治愈身体、强健心智,并开启创新精神》,讨论了听莫扎特音乐(尤其是钢琴协奏曲)可暂时提高人的智商,为人的心理机能带来益处。坎贝尔建议,为婴儿播放一些精选的古典音乐,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育。坎贝尔称,莫扎特音乐可以促进“深度休息和恢复活力”,提高“智力和学习”,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3]劳舍尔(Rauscher)、肖(Shaw)和凯(Ky)(1993)通过空间推理,研究了听莫扎特音乐的作用,研究结果刊登在《自然》杂志上。他们先让研究对象体验三种不同的听力条件,即莫扎特的奏鸣曲、言语放松引导、沉默,再选取三种抽象空间推理标准测试中的一种对其进行研究。他们发现空间推理临时增强,这是正如斯坦福-比奈智力测试空间推理子任务所测量出的结果。劳舍尔等人证明了音乐条件的作用只是暂时的:测试时,学生们所受到的影响均没有超过15 分钟。该研究并没有表明智商可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因为智商不可测量)。

[4]1994年,《纽约时报》音乐专栏作家艾利克斯·罗斯(Alex Ross)在一篇幽默的文章中写道:“研究员们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确实能让你变聪明”,而且将这句话作为最后的证据,证明莫扎特取代了贝多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5]1997年,一篇《波士顿环球时报》的文章提及劳舍尔和肖的一些研究结果。该文章称,在对三岁和四岁孩子进行的研究中,对他们进行八个月的私人钢琴授课,与其他上计算机课、音乐课、不上课的孩子们比较,前者的时空推理测试得分较后者高34%。

[6]英国《卫报》报道,一家德国污水处理厂播放莫扎特音乐,以使污水分解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