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初候·獭祭鱼】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初候,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渔’之古体)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逸周书汇校集注》曰:“獭也者,獱(biān)也,水禽也,一名水狗,似狐而小,青色。此时鱼肥美,獭将食而先置之水边,四面陈之,有似于祭。”意思是说,此时,水獭开始捕鱼了,它们先将鱼摆放于岸上,如同先祭后食一样。所以古人称其为“獭祭鱼”。据笔者观察:初春时节,水獭见水中鱼儿多了起来,急于猎捕。于是先捕获一批之后放于岸上,随后慢慢享用。且其吃相与人们祭拜时动作相像,故得名。拍摄“獭祭鱼”与“鹰乃祭鸟”“豺祭兽”一样,宜抓拍动物拟人化的祭拜动作,以体现古人意图。
(拍摄于海南岛天鹅湖动物养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