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初候·腐草为萤】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初候,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燿(yì yào)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熠耀:光彩;鲜明。宵行:夜间出行。意思是说,大暑节气,腐烂的杂草就会变成萤火虫。当然,这是古人的一种误解。但此时,黄河中游晋南地区的山区农村夜晚则会有萤萤星火出现,这便是萤火虫。萤火虫夜晚发光,遇光隐去,受到震动时也会发光。目前,这种昆虫也是观测环境的一种标志性昆虫。萤火虫会发光,是因其尾部发光细胞内含有一种含磷的化学物质,称为“荧光素”,其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消耗ATP(腺苷三磷酸),并与氧气发生生化反应产生光芒。

(拍摄于晋南翼城县城西小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