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间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意思是说,到立冬时节,走飞于田野的野鸡便会飞入大江大河变为大蛤。这是古人在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种错觉。实际情况是,此时,田野中的食物越来越少,野鸡飞入森林深处寻觅食物,而江河中的大蛤已经长大,花纹颇似野鸡,所以古人便认为野鸡变成大蛤了。

(拍摄于晋南翼城县城北担子山)

小雪·汾河初雪/(拍摄于晋南临汾市汾河下游侯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