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据笔者观察:半夏,仲春便开始生长,至立夏,其叶、茎便枯黄覆地,叶珠芽、茎珠芽与成熟种子一起接地入土。至夏至,同生共长,是为半夏。晋南地区半夏在谷雨时节便可以生长出雌雄同株的“佛焰苞”。因此,应当注意的是,拍摄谷雨时节的“佛焰苞”并不能反映夏至时的物候“半夏生”。
(拍摄于晋南翼城县城西)
小暑·历山之夏/(拍摄于晋南翼城历山舜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