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三候·鹰化为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zhān)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鹰化为鸠,其实这是古人对周围的景物观察不够仔细造成的误解。在惊蛰前后,动物开始繁殖,鹰和鸠的繁育途径大不相同,附近的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斑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没有看到鹰,而周围的斑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他们就误以为鹰变成了鸠。斑鸠用喉管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求偶,雌雄互有应答。有古人也认为此时的鸠是布谷鸟。其实,据笔者观察,布谷鸟是候鸟,在黄河中游,到谷雨节气才会到来。

(拍摄于晋南临汾市翼城县王庄乡)

春分·春光明媚/(拍摄于晋南临汾市汾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