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绵绵情意长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无数红军战士血染湘江,长眠在桂北山川大地。也有很多红军战士负伤后失散在桂北地区,无私的桂北人民救助接纳了他们,帮他们疗伤。养好伤后有的失散红军重新找到组织继续革命,有的回归家乡,有的在桂北落脚生根,留下了一个个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1934年12月1日,在脚山铺阻击战的最后战斗中,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八连八班的班长朱镇中(本名朱镇中,当时为隐藏红军身份改名为周富贵)脚踝中弹,鲜血直流,当晚被送到救护站后昏迷不醒。次日清晨被枪声惊醒时,部队已经转移,他和几个重伤员被留下。为了不被俘虏,他们各自分散行动。
朱镇中艰难地向西准备翻过大青山去追赶部队,谁知遇上歹徒,身上的一点儿钱和背包被抢去,还差点被勒死。经过几天的挣扎,朱镇中总算翻过大青山,到达资源县龙溪村附近的一座桥头边。他正想喘口气,忽然发现桥板上写有部队的代号“建昌”二字,他高兴得站起来想跑上桥去,但伤脚支撑不住而跌倒。他忍痛爬过桥后昏倒在一棵树下。
不知过了多久,朱镇中被一阵亲切的声音唤醒。只见一个双手黝黑、脸上带有铁灰末的约莫40岁的汉子和善地蹲在他旁边。这中年人是粟家园子的铁匠粟传谅,村里人都叫他“三爷”。朱镇中看出他是个善良人,就问他自己的部队去哪里了。粟传谅告诉他部队翻过老山界去了贵州。部队已走远,朱镇中不禁痛哭起来。粟传谅说:“你跟我走吧,把伤养好了,再去找你的部队。”粟传谅怕其他人发现会对朱镇中不利,便将他背到村里一个荒废的菜园草堆下隐蔽起来,用稻草打好一个铺,再回家拿来被子和吃的,让朱镇中先过一夜。朱镇中说:“三爷,太谢谢了,我明天就去找部队。”粟传谅对他摇手说:“你跟不上了,我找郎中为你治伤。”
第二天午饭后,粟传谅花去三块大洋请来草药郎中给朱镇中敷了药。第三天晚上,粟传谅把朱镇中接回了家,把一家人介绍给朱镇中。朱镇中亲热地叫着“奶奶”“三爷”“三娘”,奶奶特别喜欢这个江西小红军。为了让朱镇中早日康复,粟传谅借了高利粮给朱镇中吃,自己一家人尽量吃蕨根和野菜做的粑粑。奶奶天天用茶水为朱镇中洗伤口。听说南瓜瓤可以消肿止痛,奶奶把家里所有南瓜都掏完了。邻居也把南瓜瓤送来,给朱镇中敷上。朱镇中的伤渐渐地好起来。朱镇中给粟传谅一家讲红军在瑞金打土豪分田地的事,讲红军的好处及自己当红军的过程。粟传谅说:“红军很好,在我们的山里过了三天,不拉夫,不抓丁,不抢百姓东西,红军真是好队伍啊!”
桂军的民团发现粟传谅家藏有红军,派人把朱镇中抓到乡公所关押起来,准备送到县里。粟传谅赶紧找熟人,通过乡公所的炊事员钱满偷偷救出了朱镇中,将朱镇中暂时转移到山上躲藏起来。乡公所派民团来追查朱镇中的去向,粟传谅一家一口咬定不知道。过了一段时间,搜查红军的风声没那么紧了,粟传谅又把朱镇中接回家来护理。
春天来了,天气变热,朱镇中还穿着破烂的冬装,奶奶提醒儿子想想办法。粟传谅卖掉自己心爱的鸟枪,给朱镇中添了新衣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伤口的痊愈,朱镇中更加想念部队,但又对粟传谅一家尤其是老奶奶依依不舍。粟传谅知道了他的想法,鼓励他说:“我帮你打听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你们部队的消息。你是不是先回江西老家去,看那里还有没有你们队伍上的人。等秋收后,我就送你走。”
秋收后,朱镇中通过粟传谅一家的帮助,找到在附近一带的另外五名红军伤员,商量先回江西老家苏区根据地。粟传谅卖了谷子和其他一些收成,给朱镇中凑了四块大洋和二十个铜板。为防止路上遭遇不测,粟传谅的妻子把这些钱小心翼翼地缝在一顶破旧的斗笠里面拿给朱镇中。
离别那天,粟传谅一家做了一顿好吃的为朱镇中送行。奶奶含着泪吩咐朱镇中:“伢子,一路上要小心,到家后捎个信来,以免我们惦记……”粟传谅强装着笑脸说:“你们胜利了,有机会就来玩,看看你住过的地方。”朱镇中热泪盈眶地说:“奶奶、三爷、三娘,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的恩情!”
朱镇中和战友们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江西瑞金,经过几番周折找到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回到党组织的怀抱。此后朱镇中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成为一名团级指挥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镇中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工作。1955年,朱镇中从南京寄信到广西资源县中峰镇,与粟传谅一家联系上了。1956年12月,朱镇中接粟传谅到南京去住了一段时间。1962年,朱镇中第一次回到广西资源县中峰镇龙溪村看望粟传谅一家和乡亲们,共叙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同生死、共患难的鱼水深情。1982年9月,时任总参测绘局顾问的朱镇中带着儿子第二次回到龙溪村看望粟传谅一家。1986年6月,朱镇中受邀到广西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长征,生命的歌》,再次回到龙溪村。这时粟传谅已经去世,朱镇中眼含热泪给恩人粟传谅扫墓并敬献花圈,挽联上写着“亲人粟传谅恩重如山 原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八连八班班长朱镇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青山绵绵情意长,中央红军从广西走过的十几天很短,但这份鱼水深情却很长很长。
1956年12月,朱镇中(右一)与女儿朱宁晓同粟传谅(左一)及其女婿在江苏南京合影。(李云珍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