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

高92 级五班是我在长寿中学工作当班主任的最后一个班,之后,我即赴重庆南开中学任教。大城市的学生见多识广、聪明伶俐,读书学习自有他们的优势。不过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该班的学生,虽然他在校读书时没有前几位成绩优秀,高中毕业也只上个大专线,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同样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在我看来,学生就像花园中的花朵一样,有的已鲜艳盛开,有的正含苞欲放,但花儿终究是要绽放的。他叫李信东,现任四川华澳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年春节,李信东回重庆到我家探视。寒暄过后,他谈起公司今后的奋斗目标,颇有信心地说道:“公司目前的年产值是两亿元,我的目标要做到年产值十亿元。”产值提高到原来的五倍,这可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做到的!看到我吃惊的模样,他笑着说:“彭老师,我不是在老师面前夸海口。我的团队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华澳铝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已不是二十多年前老师眼中的样子:看似学习用功,实则原地踏步。请相信我吧!”铿锵的话语,满腔的自信,这让我和他不由得谈起关于他的往事。

高中时期,他头脑灵活,善于交往,同学关系融洽,但学习成绩不突出,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下的学生。1995年大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在重庆嘉陵化工厂搞财务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坐办公室,手握笔杆做表格游戏,这与他能说会道、广交朋友的性格背道而驰。于是尽管当时的收入还比较满意,他仍然在两年后请了半年假,只身赴上海寻求发展。

踏进上海陌生之地,凭着他的能说会道,很快应聘到帮道尔卫浴洁具公司销售部,开始了他第一次独当一面的打拼。心中有梦想,何惧苦与难,长途拉客户,白水下馒头。几个月下来,他就表现出不一般的销售能力,其业绩把同事甩出一大截。他被公司看中,提拔为华东地区销售总代理。他不客气地说:“凭着自己的硬本事,每个月做到销售额六十万元,用自己劳动的汗水赢得第一桶金,即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其时畅销的洁具,又让他的心中燃起了更大的希望。他打算除自己继续做销售外,再用第一桶金做本钱,与上海认识的一个百货公司朋友联手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以低廉的进价买公司洁具,直接由这个朋友负责销售。显然,这样一来利润将会成倍增长。

“不过,这次天上没有掉下馅饼,反而使我落入了陷阱。”他不无忧郁地说,“那时年轻胆大,异想天开,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轻信百货公司朋友的花言巧语,结果被他卷款而逃。虽然后来赢了官司,但我却输了钱。而所谓百货公司,纯属子虚乌有。资金已被这个‘朋友’挥霍一空,我的血汗钱付之东流。”

在上海再也无心恋战,十分落魄失意的他,2000年返回重庆,不过并非两手空空,怀中还揣着之前所挣余下的二十万元。痛定思痛之后,他与弟弟一起改行做油漆生意。他们从广东进货,批发给重庆一些零售商销售。虽然入行艰苦,却也还算顺利,略有赢余。可好景不长,第二年广东油漆厂家由于管理问题,进货质量大为下降,致使油漆滞销,卖出去的也收不到钱,辛苦一场,到头来又亏了一笔。与弟弟“亲兄弟、明算账”之后,分道扬镳各自另谋生计。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屡遭打击士气衰。此时的李信东心烦意乱,无所事事。化工厂是回不去了,单位早已因他长期旷工而将他除名。好在此时他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唯有对酒当歌,或与人打牌解闷。

在一次牌桌上,一位初识的朋友人称郑三,见他年纪轻轻愁眉苦脸,便问怎么回事。一句话触及痛处,他伤心地把这些年从单位出走,摸爬滚打做生意,最后血本无归的现状和盘托出。听完他的叙述,郑三对他的遭遇极为同情,愿意帮他克服困境重整旗鼓。估计是看中了他的销售特长,郑三欣喜地对他说:“兄弟,我是做塑钢门的,生产还不错,你来帮我销售,保你走出失败阴影,重上光明大道。你看行不行?”

不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时李信东虽为有人指路暗自高兴,却不露声色,仍心有余悸,唯恐重蹈覆辙再入歧途。不过他一寻思,这次我何不也来个空手套白狼,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我不得!于是他轻描淡写地说道:“塑钢门我可不懂哦,况且我现在根本就没有本钱。”

听出他好像愿意的心态,想到厂里大批积压的产品,郑三立时来了劲:“没关系,你可以先从我这里以优惠的价格免费进货,卖出后再付款给我。我相信你。”得到初识朋友的如此信赖,他准备当场拍板:“干!”不过,为慎重起见,更为今后自己的发展着想,李信东提出要到郑三的工厂看看再说。

双方各怀心事,皆盼合作愉快。参观过后发现果然名符其实,工厂规模不小,产品质量还行。李信东心中有了底气,他正式对郑三说:“我决定为你销售塑钢门,但要允许我对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包括品牌和广告用语。”他这样说其实心中已有自己的打算:随着住房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凭自己的能力,在塑钢门的销售上定会有所突破,说不定以后也能加入生产塑钢门的行列。郑三满口应承。

2001年夏,转行后的李信东初试锋芒,在云阳卖出第一车货,一万多块钱轻松赚到手。当晚他兴奋得彻夜难眠,原来塑钢门有如此大的市场!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东西出击、南北撒网,曾创造一个月销售九千套门的纪录。随着手中资金的不断积累,自己开工厂当老板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

2003年初,李信东辞去销售业务,投资三百万元在马家岩开工建厂,命名为重庆市沙坪坝鑫品铝塑钢门工厂。开始只雇十几个工人,他是厂长却还身兼数职,材料、生产、销售、管理面面俱到,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他说:“做自己的事业自然干劲十足,苦点累点真不在乎。”这些工作对他来说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因此业务不断扩展,工厂规模随之增大。

2006年春,他把工厂迁到歌乐山,厂房扩大到一万平方米,工人增加到一百多人。工厂发展顺利,生意越做越好。可就在这时,问题出现了:生产中,各种型材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一时供不应求,原材料进货出现困难。不得已之下,他又萌发了自己做上游企业的想法。

2012年伊始,他开始各方选址买地,最后把厂址确定在四川眉山的一个工业园区。这是西南地区铝合金生产集中之地,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他把原厂丢给老婆经营,联合几个股东在此买地六十亩,重起炉灶,建铝合金型材加工厂(即四川华澳铝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接下来,建厂房、买设备、招员工,投资约八千万元人民币。

新建的拥有两百个员工的工厂终于运转起来。可万事开头难,隔行如隔山,型材加工与塑钢门制造,各有各的科技含量。高薪招聘技术员工,培训熟练工人,个中艰辛自不必说。偶现风吹草动,还有股东撤资,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流动资金更加短缺。不过在李信东心里,开弓没有回头箭,越是艰险越向前,无论如何要把工厂办下去。他咬着牙卖出在重庆的几处房产,又找亲朋好友四处筹措,总算让工厂渡过难关。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断了资金链,会立即使企业陷入瘫痪。股东突然撤资,差点导致工厂停工;2015年又遇银行抽资,要他立即还贷五百万元。一下子这么多钱怎么好筹?他只得硬着头皮与四个行长轮番谈判。

李信东说:“银行方面的担心我能理解,国家财产岂容轻易流失?我是一个办实事的人,如果要我马上还钱,我的资金链就断了,公司无法运作就得倒闭,这个损失实在太大。常说川渝一家亲,请你们相信我,重庆人是讲诚信的,我的公司不仅会为自身带来效益,更能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请你们支持我,最迟三个月内我一定把贷款还给银行。”他用自己的一腔真诚,说服银行没有抽资,让他又渡过一个险滩,公司得以正常运行。两个月后,他把银行的五百万元一次性归还,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如今的四川华澳铝业有限公司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新投资的五万吨/年铝合金型材深加工项目已初见成效。公司逐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行业的龙头。

李信东对我说:“彭老师,企业做到现在,我觉得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有两个工厂(公司),共有三百多名工人,就算一家三口,我的企业优劣也会直接影响上千人的生活。我会为我的员工着想,为他们的家庭负责,也算为社会的稳定作出点贡献吧!”言谈中没有高中时期的幼稚和浅薄,代之以人到中年的成熟和魅力。

李信东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从前我在班上成绩不怎么好,但实践让我明白,学生的未来并非由学校考试的分数决定,步入社会才是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现在我的目标是:把我的企业做好、做大、做强,把高质量的铝合金型材奉献给社会,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我会为此而不懈努力。”

学生的一番真知灼见,让我感慨万千。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未到发挥时;敢于拼搏勇创新,成功青睐奋斗者。我对他说:“谢谢你用自己的成长过程为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我不能再在课堂上用你的事例指导学生了,但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你的经历,也会向你学习,展现出自己的才智和潜力,做出可喜的成绩。期待你的企业未来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