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再生混凝土各组分的本构选取
2025年09月26日
9.3.1 再生混凝土各组分的本构选取
假定混凝土各组分均为各向同性材料,骨料、界面和砂浆均采用线性Drucker Prager的弹塑性模型,c、φ分别为内聚力和摩擦角,其强化规律由参数α和随等效塑性应变变化的关系曲线给出,其初始值由式(9.5)确定。
砂浆、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和界面的随塑性应变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9.7~图9.11所示,α则采用理想塑性的关系曲线。
另外,砂浆、再生骨料和界面还是弹损伤材料,破坏后采取弥散裂纹的损伤模型模拟开裂后的行为,开裂应力砂浆为2.5MPa,再生骨料为2.8MPa,天然骨料界面为2MPa,再生骨料界面为1.2MPa;砂浆软化模量为5GPa,再生骨料软化模量为6GPa,骨料界面软化模量为5GPa;残余应力砂浆为1.2MPa,再生骨料为1MPa,天然骨料界面为0.6MPa,再生骨料界面为0.4MPa。
图9.7 砂浆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关系
图9.8 天然骨料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关系
图9.9 再生骨料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关系
图9.10 界面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关系
图9.11 再生骨料界面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