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彩与听觉

二、色彩与听觉

英国著名音乐家马利翁曾说过,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恰如人类常习惯将视觉与听觉联系起来,色彩与音乐常被视作关系联动的感知介质。摄影色彩与听觉的联动体现在受众听到某一声音会引起某一色觉,或看到某一色彩引起对于某一声音的听觉感知。“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觉,高音引起浅色觉。心理学家金斯柏格认为,随着钢琴的音调从低向高过渡,就会有黑——褐——大红——深绿——铜绿——青——灰——银灰这种循序的颜色变化。有人在七年后仍保持着C调与红色、D调与紫色、F调与粉红色、B调与明亮的铜色等相对应的联觉。”[6]

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为阐述色彩与音乐两者间的内在联动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摄影色彩的感知觉与对于声音的听觉,均属于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的反应。色觉与听觉在大脑皮层上均有其相应的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在脑后部的枕叶,听觉中枢在耳部的颞叶,其区域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而相互产生联动感知。

从物理学的角度阐释,色彩与声音在多个层面有其联动相关性质。二者均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均具有频率、波长与振幅,且并非所有频率的光与声都能引起人类感知。可见光波频率为450~780纳米,其间产生七种不同的色彩,可听声波频率为16~40000纳米,声波频率在435~810纳米之间可产生a、b、c、d、e、f、g七个音等。摄影师在记录拍摄对象过程中,要着眼于传达给受众其作品色彩与听觉的感知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