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调整颜色
在粗修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图片进行颜色和色彩平衡的调整。颜色调整主要指对图片的亮度、色相和饱和度进行调整,色彩平衡调整主要指对图片偏色的调整。这些调整可以是整幅画面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在Photoshop中,调整颜色的工具主要有色阶(Levels)、色调/饱和度(Hue/Saturation)、变化(Variations)、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曲线(Curves)等。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像明暗分配;利用“变化”调整色调平衡,利用“曲线”调整图像明暗分配,利用“色彩平衡”菜单调整色彩平衡。这些工具均位于“图像”——“调整”菜单中。在打开对话框时,若按下Alt键,则对话框中的“取消”按钮会变为“复位”按钮,单击此按钮,可恢复到原始的参数设置。
1.分析直方图
和粗修的步骤一样,在调整颜色之前,必须先仔细分析,在这里,需要利用直方图来帮助我们分析照片的曝光与色调。直方图是以图形化参数来显示图片曝光精确度的方式,其描述的是图片显示范围内影像的灰度分布曲线,如图8-17所示。直方图的左边显示了图像的阴影信息,中间显示了图像的中间色调信息,右边显示了图像的高亮信息。
下面是直方图中涉及的几个概念,了解它们,有利于把直方图看得更明白。
平均值:显示直方图色调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显示层次值的变换幅度,该值越小,所有像素的色调分布越靠近平均值。
中间值:显示层次值的中间值。
像素:显示像素的总数目。
色阶:显示当前光标处的色调值。
数量:显示对应于当前光标层次的像素数目。
百分比:显示低于当前光标或选区色调的像素的累计数目,该值是以在整幅图像的总像素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的。
高速缓存级别:显示图像高速缓存的设置,该值与“预置”对话框中的“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设置有关。

图8-17
一幅比较好的照片应该明暗细节都有,在柱状图上就是从左到右都有分布,同时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的。而直方图的竖轴就表示相应部分所占画面的面积,峰值越高说明该明暗值的像素数量越多。如果直方图显示只在左边有峰值,说明画面没有明亮的部分,整体偏暗,有可能曝光不足。如果直方图显示只在右边有峰值,说明画面缺乏暗部细节,很有可能曝光过度。如果整个直方图贯穿横轴,没有峰值,同时明暗两端又溢出。这幅照片很可能会反差过高,这将给画面明暗两极都产生不可逆转的明暗细节损失。
根据上面所说的直方图理论,可以看出图8-18中这幅照片的缺点:左右两边的黑白场留有很大空白,说明画面中的亮部和暗部有缺失。这幅照片色彩上应该属于亮调子,但是直方图中的几个高峰都出现在左边的暗部里,而右边亮部没有高峰,说明亮部有较大缺失。此外还可以发现这幅照片严重偏蓝,再仔细观察直方图中的每个颜色通道,蓝色通道里主要像素都集中在亮部,而且出现了高峰,说明亮部偏蓝很严重。以上都是在接下来的调整颜色时,必须着力予以校正的几个重点地方。

图8-18
2.调整色阶
点击菜单图像——调整——色阶,或者按下色阶命令的快捷键Ctrl+L键后,就可以看到该照片的色阶图。
色阶图是用来表示亮度或者每种单色通道颜色分布的示意图,实际上就是直方图,但是这个直方图不仅可以观察颜色以及曝光情况,还可以通过上面的滑块来调整画面。同直方图一样,色阶图左边代表暗部细节,右边代表亮部细节,纵向值越大,表示密度越高。
如果图的左边为空,右边出现高峰,说明了这幅图的只有亮的部分,却没有暗部,也就是说这幅图太亮、太苍白了。解决方法是,把暗部的黑色三角滑块向右边位置移动,其作用相当于把图像中原来比较亮的地方变成黑色,于是整个画面变暗,反差增大,但不会损失细节,但是,如果把这个滑块继续右移,将会导致部分细节的损失。
如果图的右边为空,左边出现高峰,说明了这幅图的只有暗部,却没有亮部,画面亮部不足,图片就会偏暗,发闷。解决方法就是把右边的白色三角滑块往左移动。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色阶图的左、右部分都是空,则表示图像既缺高光区,又缺低光区,图像表现为苍白、闷、很平淡,处理方法则把左、右的滑块各自拉到相应的边缘就可以了。
除了移动两边暗部和亮部的滑块,也可以移动中间滑块,此时将会改变图像的反差。因为最亮和最暗的部分保持不变,改变了中间亮度的分配,从而就导致反差的改变。通过移动中间这个滑块,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控制图像的反差、层次、影调。
根据这幅照片的特点,我们在色阶里把滑块调整到图8-19的位置,看到图像明显发生了变化,透亮了许多。

图8-19
在图像——调整工具栏中,除了色阶,还有自动色阶。由它调整的画面,一切数据都由系统自动设置,无法完全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尽管它用起来非常方便,有时候效果也会不错。但是,如果要完全控制自己的图像效果,还是要利用色阶来调整,而不是自动色阶。
3.调整亮度与对比度
经过色阶调整之后,画面虽然有了较大改观,但在对比度上还是有缺陷,还要进行亮度与对比度的调整。
点击菜单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系统将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顾名思义,“亮度/对比度”就是调整画面的亮度与对比度的工具。把亮度与对比度对应的三角形滑块向左滑动则降低亮度与对比度,向右滑动则增加亮度与对比度。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显然是需要增加对比度和亮度,因此,我们把亮度的滑块向右调整到+10,对比度调整到+16的状态,得到图8-20所示的效果。亮度与对比度的调整是对图像的亮部、暗部与中间色调作整体调整的工具,如果要对图像各部分作精细调整,则需要用曲线工具来调整。
4.曲线调整
点击菜单图像——调整——曲线,系统将打开“曲线”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调整曲线形状就是调整图像色调,调整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图8-20
(1)利用曲线表格调整曲线形状:曲线表格的横坐标,代表源图像的(输入)色调;纵坐标,代表图像调整后的(输出)色调,上部表示图像亮色域,下部表示暗色域,中间部分表示中间色调。在曲线上某一点单击,便可拖动改变形状。当曲线向左上角弯曲呈弓形状时,图像色调变亮;当曲线向右下角弯曲呈凹形状时,图像色调变暗。
在曲线上单击的某一点称为节点,选定节点所对应的数值会在对话框下端的“输入”“输出”项显示。节点位置选择不同,改变图像色调的效果也不同。既可选一个节点也可选多个节点来改变曲线形状。要同时选多个节点时,可按下Shift键后,单击选定的这些点;要删除已选定节点,可将选中的节点拖至坐标区域外,或按下Ctrl键后单击要删除的节点;要移动节点位置,可在选中后拖动光标。
(2)利用笔形工具绘制曲线:在曲线对话框的下方有一支画笔工具,可用于手工绘制图像色调曲线。绘制后,单击平滑按钮,可自动调整所绘曲线的平整度,单击笔形图案按钮旁的曲线图案按钮,则又回到曲线及节点显示状态。
曲线中亮暗部以及节点数值的显示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在“曲线”对话框下部有一个亮度条,单击此亮度条,就会改变节点数值的显示方式和曲线显示色调的含义。单击此条后,输入、输出由原来显示的绝对值改为显示百分比,输入色调的亮度竖条与输出色调的亮度横条原来由深到浅的显示变为由浅到深的显示,曲线表示的色调含义因此也变相反了,向上弯曲,图像变暗,向下弯曲图像变亮。我们把这幅照片的曲线调整到如图8-21所示状态。
5.调整色调与饱和度
图片的曝光问题解决好了以后,就可以调整图片的颜色了。调整颜色通常用的工具有“色调/饱和度”“变化”和“色彩平衡”三种,实际上,对于图片颜色的一般调整,用其中的一个工具就可以了。

图8-21
点击菜单图像——调整——色调/饱和度,系统弹出“色调/饱和度”对话框。该工具有三个参数可调整: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ightness),也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色彩三要素。在这里,不仅可以对画面整体做调整,还可以分别调整红、黄、绿等六种颜色。色调与饱和度中的亮度实际上在色阶里已经调好了,在此无须再调,一般只调色调和饱和度就可以了,具体参数设置,因图而异。这幅图里的颜色偏蓝,所以调整的重点就是减少蓝色,这就要用到单个颜色的调整。把蓝色、青色选项下的饱和度滑块向左滑动,减少这两种的颜色的饱和度,而将黄色和红色项下的饱和度滑块向右滑动,以增加这两种颜色的饱和度,取得最终的色彩平衡,如图8-22所示。
6.调整色彩平衡
同样,也可以利用“色彩平衡”工具来减少画面中的蓝色。选择菜单图像——调整——色彩平衡,系统会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对话框中有“色彩平衡”栏与“色调平衡”栏。首先在对话框中的“色调平衡”栏中选择重点调整的色调范围,这幅照片中的蓝色主要集中在亮部,所以要选择高光。在调整颜色时,要保持亮度项被选中,以防止校色时改动图像亮度。
对“色彩平衡”栏的操作方法是将三角形滑块拖离图像中要减少的颜色,或拖向图像中要增加的颜色,这幅照片要减少蓝色,就要将三角形拖离蓝色,实际上此时也就是将滑块拖向了黄色,如图8-23所示,色彩平衡中调整数值的范围为-100到+100,显示在对话框上方的色阶项内。
7.调整变化

图8-22

图8-23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可以利用“变化”工具来调整颜色。选择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变化工具可用于一般要求的色彩平衡调整,它以列表的方式提供色调变化的方案,比其他工具更为直观。
打开变化对话框,会出现很多幅同样的照片,我们就是在这些照片里调整颜色。这些照片基本分三部分,位于上方的两幅是原图和修改后的图片,用来做修改前后的对比;位于中间的七幅照片是用来加颜色的,一共为六种颜色,中间一幅是加完颜色后的图片;位于右边的三幅照片是加亮、减暗的调整。每进行一次色彩平衡的调整操作后,其中名为“当前挑选”的图片的色调就会相应变化,以供对比参考。
使用变化调整颜色,具体方法如下:
(1)对暗调、中间调、高光项进行选择,表示对图像哪些色调部分需作重点色彩平衡调整。
(2)饱和度项是用来调整图像饱和度,如果同时选择显示剪贴板项,窗口会显示饱和度调整后的对比效果。
(3)精细/粗糙滑块是用来确定每次调整的数量,滑块移动一格会使调整量加倍或减半。
(4)校正颜色时,单击窗口中加颜色的图标就进行相应的加色。窗口里只有加色的图标,没有减色的图标,要想减色,就要通过增加所减颜色的互补色来达到。所以,校色的规律是欲减黄、品红、青,加深蓝、绿、红;欲减蓝、绿、红,加深黄、品红、青。图8-24中的颜色偏蓝,就要通过加深黄色和红色,来平衡蓝色。

图8-24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一幅照片的颜色基本就调整好了。在Photoshop中,调整颜色的工具很多,只要掌握一两种就可以了。此外,对于颜色调整工具还需要知道的是,调整颜色的工具也可以用来做颜色的特殊效果处理。比如“色调与饱和度”这一工具,除了调整图像的色调和饱和度,还可以用来为照片整体换色,或者制成单色图片,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在此恕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