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关注儿童用药安全刻不容缓

绪论:关注儿童用药安全刻不容缓

刘岭梅

据美国权威杂志开展的大规模人群调查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项调查,均发现药物安全性问题是导致住院病人致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居全部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又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2007年在约10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有半数以上是能够通过使用安全的儿童专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官方有数据显示,从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2011年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不良反应占全体病例的11.5%,严重不良反应占10.3%。我国儿童临床合理用药现状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随着医药市场的逐步发达,如今家长们获取药物的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然而,滥用药、错用药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专家研究,家庭用药不当造成的儿童药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并已成为儿童药原性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危害之一是预防性用药。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个别家长过于相信广告宣传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误导,盲目给孩子服用药物以作预防。如为防止缺钙让孩子口服大剂量浓缩鱼肝油而中毒。

危害之二是药品存放不当,造成小儿误服导致药物中毒者屡见不鲜。某地37例小儿因误服咳克敏中毒,其中5例因剂量过大而死亡。一例16个月男孩因误服百喘朋12片,出现颜面潮红、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经抢救7天脱离危险。另一例5岁男孩误服用止咳糖浆空瓶装入的敌敌畏而中毒死亡。

危害之三是超剂量用药。多数家长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往往怕药量不足随便给儿童超剂量用药,从而造成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1位7岁女孩因咳嗽3天共服用咳克敏18片(90毫克)出现抽搐、昏迷长达7天,最后因呼吸衰竭家长放弃治疗而死亡。另2例患儿分别患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而长期服用激素,造成烦渴、多尿、抽搐、昏迷、休克,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危害之四是擅自用药。由于对儿童的病情判断不准确而盲目用药,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屡见不鲜。某地5例婴儿均因服“王氏保赤丸”致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终生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危害之五是在家庭用药中,合并用药广泛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服药间隔时间、药品来源与质量等也都是造成儿童不安全用药的重要因素,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如何正确引导家长安全使用儿童药物,正成为政府机构、儿科专家及儿童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

在由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联合主办的“量身定制儿童药物”运动高峰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价中心副处长田春华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

一是无指征用药,且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表现最明显。很多家长在儿童感冒咳嗽、稍微有些体热时就使用解热镇痛药,造成肾脏损伤。

二是不恰当的给药途径。儿童静脉注射用药比例太大。

三是不恰当的给药剂量和疗程。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痊愈,擅自增加剂量;也有的家长擅自调小剂量、缩短疗程,事实上也存在用药风险。

四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治疗普通的儿童感冒往往同时使用抗生素、激素、中药注射剂,多管齐下不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反而对健康不利。

与此同时,目前在我国儿童用药尚普遍缺乏临床试验。“量酌减,请遵医嘱”“安全性尚未确定”这些模糊的字眼,常常出现在儿童药物的说明书上。在国家药监局召开的“儿童用药安全座谈会”上,与会官员和专家称,儿童用药缺乏是目前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包括儿童用药投入成本较高、临床试验风险大等。据悉,国外儿童新药开展临床研究,一般会给6个月到1年的独占期,在这期间同种药物不允许其他公司研发,以确保该公司合理的利润。就是在制药水平发达的美国,也有超过75%的上市药品没有儿童临床研究数据。有专家说,目前鲜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药物临床试验,从而导致试验入组困难、周期长、投入大。来自企业的代表说,仅就临床试验,如果成人4000元/例,儿童得8000元/例。许多制药企业不愿意投入财力和精力进行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因此,目前一些上市用药品缺乏儿童使用的准确用法用量,医生仅凭经验给药。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人们热切期盼,有条件的药企能积极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在安全性有保障的基础上,如对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一般应先在健康人中进行研究。如果发现对于健康人有明确的毒性作用时,建议在该抗菌药适用的患者中进行。由于耐药菌的增加,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白血病儿童等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现重症感染病例也在增加。临床很需要适宜小儿使用的新抗菌药,这就要求在儿童中进行适当的临床研究以获得儿童的数据。而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与成人在药物的代谢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方面均存在不同,因此,进行儿童的药物临床研究时应特别注意:

①当选用儿童为受试者时,首先需要申请人和多数的专家针对开发的抗菌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儿科领域中开发的必要性以及临床试验计划、非临床试验结果、成人领域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讨论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开始药物临床试验。

②临床试验需要儿科专家负责。

③药物临床试验实施场所须备有儿童适用的针对不良反应的救治设备。

④知情同意方面,应获得代理人(双亲)的书面同意;当小儿有阅读能力时,应征得儿童的口头或书面同意。

⑤给药剂量一般根据儿童的体重或体表面积设定。

同时,推广安全用药教育事业也势在必行。好在2008年7月,在医药界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用药安全专业委员会已在北京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正鼓励利益攸关方在儿童药物研究、生产、管制和立法变革、能力建设和投资等领域采取行动,同时呼吁建立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合作,让家长、卫生专家、学术机构和生产厂家以及政策制订者和监管者都参与进来,推行用药安全教育,使儿童药物更易获得且使用得当,进而减少儿童用药的安全隐患,为给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把强大的保护伞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