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影像中国70年》丛书编委会
湖北卷编委会
出版前言
荆楚巨变七十载 激情奋进新时代
一、栉风沐雨,光辉历程七十载
二、开拓进取,中部崛起铸辉煌
(一)经济总量攀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提升不放松
(二)基础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实力跨越发展
(三)公共事业发展迅猛,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四)人民生活日趋富裕,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三、牢记嘱托,实干担当正当时
壹 燃情岁月 极目楚天(1949—1978)
一 换了人间
武汉人民举行盛大集会游行庆祝武汉解放
武汉三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贯彻执行《婚姻法》,解放千百万妇女群众
湖北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湖北人民战胜近百年来特大洪水
东西湖围垦,荒湖变良田
兴修水利,开建丹江口水库
扫除文盲,文化翻身
二 重点工程
时称“远东第一”的华新水泥厂全部建成
荆江分洪工程全面竣工
杜家台分洪工程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武汉重型机床厂投产
武钢一号高炉出铁
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工建设
三 文明之光
《湖北日报》创刊
陈伯华《宇宙锋》轰动首届全国戏曲观摩展演
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发掘
武汉剧院竣工
彩色歌剧艺术影片《洪湖赤卫队》全国上映
武汉渡江节和“武康号”轮
曾侯乙编钟出土
贰 改革开放 勇立潮头(1978—2012)
一 敢为人先
中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汉正街
沙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湖北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湖北派克密封件厂成立
第一位“洋厂长”格里希
湖北省专业户代表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
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湖北比全国提前一年免征农业税
二 重点工程
长江葛洲坝截流工程胜利完工
天河机场破土动工
世纪工程大三峡
武汉长江二桥建成通车
高速公路带动荆楚腾飞
高铁建设引领中部崛起
万里长江第一隧通车
三 经济民生
重建海关,开辟武汉港、黄石港直航海外贸易业务
“活力28”,第一家赞助央视春晚的企业
武汉的老品牌
轮渡过江,曾是武汉人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开工
香港—武汉航线正式开通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开街
武汉北编组站: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四 科教文卫
恢复高考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建成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中国第一个跳水奥运会冠军、湖北省第一个奥运冠军周继红
中国“体操之乡”——仙桃市
千古名楼黄鹤楼重展光华
龟山电视塔建成
中山舰打捞出水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馆开放
武汉大学师生喜迎新千年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举办
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谷
武汉同济医院国内首创“人工肝”治疗方法
五 历史记忆
武汉东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湖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宜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湖北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
全国首家国家级民营科技园——武汉江北民营科技园正式挂牌
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至武汉
武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
叁 伟大复兴 湖北担当(2012— )
一 牢记嘱托
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上游枢纽港
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
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中国光谷”走向世界
二 建成支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湖北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武汉进入轨道交通时代
中欧国际班列助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成为新经济“第二总部”
武汉城市圈龙头舞起来
城际铁路实现半小时经济圈
湖北自贸区跑出改革加速度
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三 科教强省
长飞光纤问鼎世界
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湖北
武汉新芯打造“中国芯”
武汉大学北斗测绘团队
阳逻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首飞成功
武汉同济医院全球首创膜解剖手术
万台农机装备北斗设备——湖北农业机械化迈向精准时代
四 地方特色
虾稻共作开创潜江小龙虾产业新辉煌
秭归橙引领全国
荆门“农谷”实现农业现代化
恩施硒茶享誉全国
劲牌助力大冶振兴
宜昌、武汉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五 民生工程
城乡低保覆盖全民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计生工程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
精准扶贫惠及荆楚
农村土地确权的“沙洋模式”
武汉“双百万”工程吸引人才留汉
六 文旅芬芳
湖北的世界文化遗产
湖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楚味,鱼米乡
红色文化的精神殿堂
钟祥莫愁村——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
随州炎帝故里寻根拜祖大典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
武汉马拉松
七 绿满荆楚
东湖绿道惊艳世界
我国最大的江滩公园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石首天鹅洲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四级河湖长制保障千湖之省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八 湖北群星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黄旭华功不可没
杂技皇后夏菊花
人民公仆吴天祥
“信义兄弟”感动中国
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
航天英雄聂海胜
深藏功名 不忘初心——“时代楷模”张富清
《影像中国70年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