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隧道地震数值计算中的压力拱现象

3.1.2 隧道地震数值计算中的压力拱现象

在隧道开挖施工前,岩土体在重力场作用下形成一个平衡状态(第1平衡状态),这时的应力一般是直线型分布,开挖隧道后在隧道周围应力发生了弯转,形成围绕隧道结构的压力拱,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第2平衡状态),地震发生后原有的压力拱结构被扩张、改变、破坏和重新形成,然后又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第3平衡状态),研究地震中隧道结构的受力和破坏机理重点是研究隧道体从第2平衡状态到第3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三种形状的衬砌的隧道周围竖向应力矢量变化图如图3-3~图3-5所示。图3-3~图3-5采用的是Ⅳ级围岩,全断面一次性开挖,Ⅷ级烈度(峰值加速度0.3g)的水平方向EL波。可以看出:①隧道开挖后应力矢量明显偏转,在隧道周围形成了压力拱;②在8级烈度的水平方向地震作用下,隧道周围压力拱的形状有变化,但变化不明显;③不同隧道衬砌结构形式(矩形、马蹄形和圆形)对压力拱的形状有影响。

图3-3 隧道周围竖向应力矢量变化图——矩形衬砌(从左至右分别为开挖前、后和地震后)

图3-4 隧道周围竖向应力矢量在变化图——马蹄形衬砌(从左至右分别为开挖前、后和地震后)

图3-5 隧道周围竖向应力矢量变化图——圆形衬砌(从左至右分别为开挖前、后和地震后)

由地震前后隧道周围竖向应力的矢量变化图可以看到,在地震作用下,隧道周围的压力供存在变化,但变化不太明显,这个结论与前面本书推导出来的理论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其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