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模型试验相似参数的确定

5.3.1 模型试验相似参数的确定

相似理论的发展从1848年法国的J.Bertr1nd提出相似第一定理、1914年美国学者白金汉提出相似第二定理、1930年苏联的基尔皮契夫(M.E.Kupnhyeb)提出相似第三定理开始,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相似理论从最初仅仅是指几何相似逐渐发展,最后被推广到各种物理量的相似[104]

动力学运动方程可用矩阵方程表示为

式中 M——质量矩阵;

   a——加速度矩阵;

   C——阻尼矩阵;

   v——速度矩阵;

   K——刚度矩阵;

   u——位移矩阵;

   F——荷载矩阵。

这些物理量的一般函数关系为[105]

式中 g——重力加速度;

   ρ——密度;

   t——时间;

   ω——频率;

   E——弹性模量;

   l——长度;

其他参数的含义同前。

根据前述相似定律,使用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106]通过推导可以得到相似指标。量纲分析法以量纲齐次方程为理论基础,可以不局限于已知微分方程的物理现象,求得与Π定律一致的函数表达式,可直接进行相似推广。

本试验结合地震模拟台阵的尺寸及仪器相关限定参数,将模型模拟主控因素选为几何相似比1/30,质量密度相似比例1,弹性模量相似比例1/20,其他物理量的相似比例根据相似原理推导,见表5-1。

表5-1 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