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乐派及其音乐艺术特征

三、罗马乐派及其音乐艺术特征

16世纪下半叶在罗马形成了以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为代表的罗马乐派。

帕莱斯特里纳在音乐创作中写有100余首弥撒曲、250余首经文歌以及许多世俗歌曲,如牧歌等。这些作品大多是4~8个声部,有时甚至是达12个声部的无伴奏合唱,旋律线条鲜明,以级进为主,没有大的音程跳进,乐曲结构严谨、均衡、宏伟,声部织体透明,音乐自然流畅。这些将高超对位手法同丰满和声效果有机结合的作品,流露了世俗的人文主义思绪。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创作获得的艺术成果,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多声部音乐所达到的水平。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马尔切利教皇弥撒曲》(Missa Papae Marc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