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口格局和户籍制度
2025年09月26日
二、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口格局和户籍制度
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通常是在一定的人口格局下进行的。从理论上讲,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均可流动,或者通过自然资源的位移满足一定人口格局的需要,或者通过人口流动去适应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一些自然资源的位移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生产结构或调整生产力布局加以实现,如大部分工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这种位移。另一些自然资源的位移则较为困难,如农业自然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口格局的协调关系往往需要通过人口流动加以实现。因此,人口格局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950年的约25亿增加到20世纪末的60亿。中国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人口变化与世界人口变化同步,人口规模由1950年的5亿多增加到2020年的14亿,增加了2.8倍。人口数量及格局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影响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资源开发直接联系的,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