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基本评价

三、我国林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基本评价

(一)森林类型和树木种类丰富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适宜各种林木生长。因此,森林的类型和树木的种类丰富多样。从森林类型来看,我国分布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等。

从树木种类来看,我国有林植物8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是世界上木本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中国在第四纪冰川期间,大部分地区未被冰川覆盖,成为许多植物的避难所,保存了不少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如水杉、银杏、银杉、金钱松、珙桐等。由于森林类型和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而且还可提供多种独特的其他林产品。

(二)森林资源少,覆盖率低

我国从森林资源总量来看较丰富,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于世界的第七位,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现有森林资源与其很不相符。按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有林地面积比较,我国又为世界上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

(三)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现有的林地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江河上游的源头和分水岭以及边远山区,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是东北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和西南的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这些地方的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49.8%和71.9%,形成我国两大林业基地。其次是东南华南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那里自然条件优越,森林植物较丰富,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28.8%和13.8%。而华北和中原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森林面积只有1.9亿多亩,覆盖率约为11%,人均不足0.3亩,森林蓄积量只有全国的3.4%,人均不足0.9m3

(四)林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一方面,是指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量采伐等对林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由于乱砍滥伐不但导致可采资源迅速减少,有的甚至濒于枯竭,还直接破坏了森林再生的生态条件,对林地资源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是指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森林火灾频繁,病虫害严重等自然灾害因素所导致的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自然灾害的频发,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而更重要的是由于机构不健全,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