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演讲选集(上)》简介
《梁启超演讲选集(上)》这本书是由梁启超创作的,《梁启超演讲选集(上)》共有40章节
1
版权信息
书名:梁启超演讲选集(上) 作者:梁启超 内容提要:《梁启超演讲选集》是梁启超先生的讲演文本选录。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其一生跌宕起伏,极具戏...
2
夷夏序
大概在今天说起梁启超,在时尚甚至年青一辈的阅读视野里,未必有营造学社的担纲人物梁思成著名,当然,也更加不及那位写了《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旷世才女林徽因的人气,尽管...
3
保国会演说词
今日之会,惟诸君子过听,或以演说之事相督责。启超学识陋浅,言语朴讷,且久病初起,体气未复,无以应明命,又不敢阙焉以破会中之例,谨略述开会宗旨,以笔代舌,惟垂览焉...
4
报界应尽指导社会的天职
今日承同业诸君招待,愧不敢当。鄙人最初与国家发生关系,即自经营报事始,其对于他方面,有脱离者,亦有中断者,惟对于报界,始终无脱离或中断之时。今后且将益尽力于是焉...
5
现代教育之弊端
教育部为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机关,诸君又为全国教育最高机关主要之人,今日鄙人与诸君相见一堂,非常荣幸。但鄙人于教育经验甚少,亲身从事教育者,不过在湖南办学校半年有余...
6
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
鄙人于两年前,尝居此月余,与诸君日夕相见,虽年来奔走四方,席不暇暖,所经危难,不知凡几,然与诸君之感情,既深且厚,未尝一日忘。故在此百忙中,亦不能不一来与诸君相...
7
无枪阶级对有枪阶级
学校里的讲演,应该是讨论学术,我忽然拈出“无枪阶级对有枪阶级”这个怪题,像是很不该。但我想,所谓学术者,并不是专记诵那死的学理,还要兼研究那活的实际问题。我们无...
8
“知不可而为 ”主义与 “为而不有 ”主义
今天的讲题是两句很旧的话 :一句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一句是“为而不有 ”。现在按照八股的作法,把他分作两股讲。 诸君读我的近二十年来的文章,便知道我自己的人生...
9
我对于女子高等教育希望特别注重的几种学科
中国女子,不能和男子有受同等教育的机会,是我们最痛心的一件事。但据目前趋势而论,这种缺憾,或者渐渐可以弥补了,当这过渡时代,为女学前途开拓的方便起见,应该注意到...
10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
11
一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
12
二
“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请简单说一说我的意见 : 第一 :趣味是生活的...
13
三
以上所说,是我主张趣味教育的要旨。既然如此,那么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更不消说了。一个人若是在教育上不感觉有趣味,我劝他立刻改行,何必在此受...
14
美术与科学
稍为读过西洋史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洋文化,是从文艺复兴时代演进而来,现代文化根柢在那里,不用我说,大家当然都知道是科学,然而文艺复兴主要的任务和最大的贡献,却是在...
15
情圣杜甫
...
16
一
今日承诗学研究会嘱托讲演,可惜我文学素养很浅薄,不能有甚么新贡献,只好把咱们家里老古董搬出来和诸君摩挲一番,题目是《情圣杜甫》。在讲演本题以前,有两段话应该简单...
17
二
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 ”。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
18
三
他是个最富于同情心的人。他有两句诗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奉先咏怀》 ) 这不是瞎吹的话,在他的作品中,到处可以证明。这首诗底下便有两段说 :彤庭所...
19
四
他对于一般人如此多情,对于自己有关系的人更不待说了。我们试看他对朋友,那位因陷贼贬做台州司户的郑虔,他有诗送他道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又有诗怀...
20
五
杜工部的“忠君爱国”,前人恭维他的很多,不用我再添话。他集中对于时事痛哭流涕的作品,差不多占四分之一,若把他分类研究起来,不惟在文学上有价值,而且在史料上有绝大...
21
六
工部写情,能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绪,归拢在一篇中,而得调和之美。例如《北征》篇,大体算是忧时之作。然而“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以下一段,纯是玩赏天然之美。“夜深...
22
七
工部流连风景的诗比较少,但每有所作,一定于所咏的景物观察入微,便把那景物做象征,从里头印出情绪。如 :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
23
八
诗是歌的笑的好呀,还是哭的叫的好?换一句话说,诗的任务在赞美自然之美呀,抑在呼诉人生之苦?再换一句话说,我们应该为做诗而做诗呀,抑或应该为人生问题中某项目的而做...
24
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
本篇即《五千年史势鸟瞰》之一部分,本年春夏间曾在北京清华及高师两校讲演者,其未惬处甚多。故存之待他日改正。十一年双十节著者记...
25
一
民族与种族异。种族为人种学研究之对象,以骨骼及其他生理上之区别为标识。一种族可析为无数民族,例如条顿种族析为英、德等民族,斯拉夫种族析为俄、塞等民族;一民族可包...
26
二
中华民族为土著耶?为外来耶?在我国学界上,从未发生此问题,问题之提出,自欧人也。欧人主张华族外来者,亦言人人殊,或言自中亚细亚,或言自米梭必达美亚,或言自于阗,...
27
三
民族之正确分类,非吾学力所能及,但据东西学者所研索而略成定说者,则现在中国境内及边徼之人民,可大别为六族 : 一中华族 二蒙古族 三突厥族 (即土耳其族 ) 四...
28
四
凡一民族之组成分子愈复杂者,则其民族发展之可能性愈大,例如西南部之苗及猓猓等,虽至今日,血统盖犹极纯粹,然进步遂一无可见。现代欧洲诸名国之民族,殆无不经若干异分...
29
五
混诸组以成一大民族,皆诸夏同化力为之也,故当先述能为同化主体之诸夏组。诸夏组者,当神话时代,有多数文化相近之部落,已常为互助的接触。至舜禹时,民族意识确立,始渐...
30
教育与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