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咸,软痞。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敛之剂。佐黄柏而治遗精。
[1]止痛止血:文瑞楼本作“止血行血”。
[2]痰:姚文清本、万历本作“疾”。
[3]手:原脱,据姚文清本、万历本补。
[4]主:原作“生”,据《神农本草经》及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5]闷:姚文清本、万历本作“闭”。
[6]苗:原脱,据姚文清本、万历本补。
[7]苗:原作“描”,据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8]干:隆庆本、万历本均作“茎中”。
[9]实:原作“食”,据《名医别录》、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10]青蒿丸:《本草衍义》作“青蒿煎丸”。
[11]概:原作“热”,据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12]可:原作“何”,据《本草衍义》及文瑞楼本改。
[13]泄:姚文清本、万历本作“涉”。
[14]焉:原作“为”,据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15]复:原作“服”,据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16]薄:通“迫”。
[17]戊:原无,据《汤液本草·卷中·草部》及姚文清本、万历本补。
[18]至:原作“志”,据《汤液本草·卷中·草部》及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19]经:原作“惊”,据《本草衍义》及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20]攻:原作“火”,据《本草衍义》及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21]生:姚文清本、万历本作“主”。
[22]肺热咳逆:原作“肺咳”,据姚文清本、万历本补,《药性论》作“肺气咳逆”。
[23]脓:隆庆本、万历本其下有“血”字。
[24]火:原作“大”,据隆庆本、万历本改。
[25]塞:原作“寒”,据《名医别录》及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26]胃:原作“谓”,据《本草纲目·菜部·卷之二十六》引“杲曰”改。
[27]空:姚文清本、万历本作“虚”。
[28]息:姚文清本、万历本作“急”。
[29]腹:原作“服”,据姚文清本、万历本改。
[30]湿:姚文清本、万历本作“实”。
[31]阴:姚文清本、万历本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