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兴替:国家发展的秘密》简介
《大国兴替:国家发展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毕竞悦创作的,《大国兴替:国家发展的秘密》共有34章节
1
前言
国家兴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吸引了许多人前仆后继地进行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时期,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直到工业革命打破马尔萨斯陷阱,人均收...
2
目录
...
3
他山之石
...
4
货币贬值使古罗马帝国走上衰亡之路
古罗马帝国创造了历史上辉煌的文明,其衰落常令人唏嘘不已。实际上,罗马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军事危机源于所谓的“盛世”时期。陶醉于盛世情怀中的罗马人,公...
5
荷兰的大国崛起与衰落
荷兰在17世纪堪称世界的经济中心,被马克思称为“海上第一强国”。但是之后荷兰的黄金时代结束,其领先地位被英国所取代。 中世纪时的荷兰属于低地国家,当时国家权力弱...
6
为什么能源革命发生在英国?
17世纪50年代起,煤炭开始成为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第一大能源,到18世纪初,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煤炭作为化石能源,属于一种现代能源,区...
7
英国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被民众心甘情愿接受的?
对于所得税的合法性,人们一直存在疑问。为什么人们应该将其勤恳工作而获得的收入的相当一部分交给国家?所得税由于常常令人想起象征着压迫的人头税,所以一开始就会遭遇种...
8
政府信用与公债的诞生
公债产生于国家对资金的需求,以国家信用做担保,以国家税收来偿还。对于公债的运作,政府信用是关键,即人们所感觉的政府兑现债务契约的可能性。 中国历史上君主向臣民借...
9
弗吉尼亚公司与美国建国
相比于东印度公司和五月花号,弗吉尼亚公司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弗吉尼亚公司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美国建国的基础。 英国的律师会馆作为一个职业教育机构,不仅为英国的...
10
美国走出孤立主义
自17世纪以来,封锁敌国、实施禁运被视为合法的交战行为。中立国原则与之相伴而生。到18世纪,国际上普遍认为,交战国应尊重选择居身于冲突之外的国家的中立立场,海事...
11
罗斯福改革的启示
通常认为,社会保障需要花钱,总得是经济很繁荣,政府财政收入状况很好,才能大举搞社会保障。但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却通过一系列社...
12
法国为何没能成为冠军?
法国是欧洲强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并且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法国早于英国向封建领主制开刀,但是工业革命并没有发生在法国,反而被英国抢了第一把交椅,法国也始终没有在综...
13
德国的异军突起
德国在欧洲显然是一个后发国家,但是德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比欧洲其他地方都要迅猛的发展,异军突起,后来居上。 17世纪中期,德意志是314个拥有主权的邦和1...
14
德国对纳粹的反思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举世瞩目。实际上,德国对纳粹的反思经过了复杂的过程,这里有文化、民族、制度、国际关系等的交互作用,...
15
坂本龙马的纵横之策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中国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纵横之策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有利于世,也可能成为个别人满足自己权欲的工具。日本近代转型之时,坂...
16
日本何以赶超欧美?
日本是第一个赶上西方世界发展步伐的亚洲国家,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赶超是如何起步的呢? 17-19世纪,日本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政府对于国际贸易和交往...
17
历史之镜
...
18
大一统的制度基础
近代以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是西方国家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中国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形态,虽然其中有过分裂,但是中国的主体得以延续和发展...
19
帝国伟业与财政约束
财政关乎国家的命根子,财政问题解决不好往往会引起政治危机,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中国历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治乱循环。每个王朝初期,休养生息,四海升平;王朝中...
20
中国古代军制与战斗力
军队,既可能是国泰民安的重要保障,也可能是祸国殃民的根源。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何保证军队的忠诚度与战斗...
21
蜀汉的政制缺陷与灭亡
看三国,蜀汉的灭亡无疑令许多人遗憾,其灭亡原因有许多,而其政制缺陷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方面。 自蜀汉的创立者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实权,他掌权的时间甚至远...
22
曹魏灭亡与中国传统治理的痼疾
在中国,“三国”是一个经久不息的历史话题。过去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曹操视作“奸臣”。近来的言论逐渐正本清源。抛开野史和传说,从政制的角度来看,可以说...
23
唐玄宗改革:盛世中的危机
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这两个极端的现象同时发生在唐玄宗当政期间。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王朝发展的顶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其中的藩镇割据对后世影响深远。唐...
24
以国富为目标的王安石变法终致失败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具有光辉的正面形象,王安石变法失败常令人感到唏嘘,被认为是由于保守势力和地主阶级的阻挠所致。然而,当我们放弃定见会发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有着...
25
明朝的商品经济为何没能走向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王朝具有一个周期律,即开国时政治清明,然后中兴,最后衰落。然而有趣的是,商业发展却与这种王朝统治的趋势相背离,并不随着王朝政治的衰败而衰败,有时反而随着...
26
万历年间的古今中西之辩
《万历十五年》因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而再次走红。中国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9月4日至1620年8月18日)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思...
27
中国历史上的累退税制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会对雍正“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改革措施印象深刻。这一措施针对的是中国历史上“挣得少,缴税多”的累退征税制度。 累退征税制度与累进...
28
为何三井财阀富可敌国,而胡雪岩倾家荡产?
三井是日本的四大垄断财阀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该财阀一直居日本四大财阀之首,是日本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三井依靠政府起家,与政府之间互相扶持...
29
从《白鹿原》看农业中国的转型之困
史诗巨著《白鹿原》以关中农村为视角,描述了中国近代转型的曲折过程。 《白鹿原》以辛亥革命为起点。在古代中国,县是最低一级的行政单元,县以下实行自治。辛亥革命后,...
30
无定之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