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研究区概括
2025年09月17日
4.1 研究区概括
遵义地区位于贵州省北部,是中国西部的重镇之一,全市国土面积30762km2,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17.46%,处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在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部分的斜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地形起伏极大,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500m。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75%,山地占65.08%,丘陵占28.35%。根据成因可以将全市的地貌类型分为三大类:侵蚀地貌区、溶蚀地貌区和溶蚀构造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溶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为主,占全市面积2/3以上。遵义市境内全部河流均属于长江流域,以大楼山为分水岭,可将全市河流分为綦江、赤水河和乌江三大水系。地表径流量178.80亿m3,约占贵州全省的17%。各流域年平均输沙量呈上升趋势,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1.71%。近年来,随着各流域植被覆盖的逐步改善,水土流失形式有所好转。全市的土壤类型:低山丘陵地带,主要以水稻土、黄壤、潮土和石灰土为主;低中山地区,主要以石灰土、粗骨土、紫色土为主,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海拔1400m以上山区,以黄棕壤为主,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林牧用地[197]。
该地区属于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无霜期长,多云寡照。但是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气候类型呈立体多样化分布。全市降雨分布从东到西递增,整体雨水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变化范围为700~1500mm。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2.6~13.1℃,7月最高,1月最低[197]。研究区基本气候状况见表4-1。研究区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变化图如图4-1所示。
表4-1 研究区基本气候状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
图4-1 研究区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