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不一定非上名校

25.成才不一定非上名校

高考能上名校当然是美事,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全靠上名校来决定,而是靠一个人的不懈努力,因为学业后期的路还很长很远,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录取率的连续大幅度提高,而考生减少,挤“独木桥”的现象大有改观,给考生进大学的桥越来越宽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现在考生关心的已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能不能上名校,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似乎只有上名校才有出路,才能发达,但上不了名校就不能发达吗?答案是否定的。请看下面的事例。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周迅,著名女演员,是华语电影界荣获多项最高电影奖项影后桂冠的人,她毕业于浙江艺校。

或曰,如果搞科研,非名校毕业的就没戏了。未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两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李洪钟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生态学专家方精云毕业于安徽农大,物理化学家姚建华毕业于福建师大,还有几位分别毕业于南华大学、长江大学、扬州大学。

还有一组统计数字也足以说明,学历的出身并不代表个人能力的高低:国内近千名青年企业家中,只有10%毕业于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80%均毕业于国内普通的大中专院校;其余10%的学历从小学到高中不等。虽然财富并不代表成功,但学历的高低也不一定能见证财富的多少,只要不懈努力,不是名校生,也能成功。今天的青年,岂能为上了非名校而悲悲戚戚、自怨自艾,被不是“出身名门”挡在成功大门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