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幸福的种子——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2025年08月10日
爱,幸福的种子——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王 溪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以至于每次想起它,眼眶里总是有晶莹的泪光。
主角是一个名叫马修的音乐老师,被遣职“池底”辅育院,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问题儿童”学校。“池底”辅育院中大部分孩子都是所谓极其顽劣的“调皮鬼”,马修到校的第一天,就亲眼看见院长的处罚方式——既然谁也不承认自己做了坏事,那就随便抽一个孩子去关禁闭!这种简单而粗暴到极致的方法,让马修十分震惊。在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犯的错误,按规定是要汇报到院长室然后关禁闭,马修却只是让孩子负起该负的责任,并没有告诉院长。我认为,正是这种像父亲一样的宽容,让孩子们对马修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后来马修组织起合唱团,音乐唤起了孩子童真的天性,令马修意识到一点——他们,毕竟只是孩子。在澄澈的歌声里,在和煦的春风中,不正是放牛班的春天吗?
故事的结局并不那么美好,马修带着一个叫佩皮诺的小家伙离开了“池底”辅育院,原因是一场大火和院长的愤怒。
整部电影中,最让我热泪盈眶的,是孩子们的歌声,每一次他们开口歌唱,声音隔空传入我的耳朵,就像清澈的溪水,淙淙流过山谷时的空灵,充满天籁的叮叮咚咚。我相信,这是孩子们灵魂的荡涤和升华。每一个孩子的眼神,都是一道多么灿烂的阳光,照亮“池底”全部的阴郁,纯洁的歌声和无邪的眼神是孩子心灵澄净的代表,没有一点点污渍和丑陋。是啊,问题儿童也是儿童,而不是问题,甚至可以说,他们每一个都是天使。有人说“没有人生来向恶,只是无情的手把人推向了无尽的深渊”,孩子们是无辜的,只是环境让他们“变坏”……
此时此刻,我不禁联想到教育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它贯彻我们的人生,音乐是一种唤醒我们的形式,我相信,唤醒现在童真未泯的我们还有别的形式,所以,这是我的期待,对那种形式的期待,对那些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