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雨涵

俗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浓缩起来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让”!

可就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太多太多的人却做不到。

瞧,事情来了——

那天,气温高达40℃,街道两旁的树叶被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发黄发蔫,微风一拂,便洋洋洒洒地落下一大片。在这种酷热的天气外出,实在是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而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除了报站的声音、马达的声音和人们轻微的呼吸声,什么声音也没有,乘客们也都昏昏欲睡。突然,“吱——”的一声,汽车来了个急刹车,车上的乘客们顿时惊醒,原来安静的车厢顿时吵闹起来,喊叫声、咒骂声此起彼伏。而就在这一堆杂乱的声音中,一道尖细的声音尤为突出:“啊,好痛!你踩到我了,还不快道歉!”说话的是一位穿着短裤的时髦女郎。“道歉?哼!凭什么,是你自己没站稳,关我什么事!”回答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呦,踩到人还有理了是吗!”“哎,我还就有理了,怎么着吧!”“你……”在矛盾即将升级时,旁边的乘客及时劝架:“算了吧,算了吧,又没出什么大事。”其他人也附和:“是啊是啊,就算了吧!”这两人才算罢休,而神情上依然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而就在第二天,同样在公交车上,我见证了同样的一幕。一名女子由于没站稳不小心踩到身旁人的脚,她立刻转身道歉,而那名乘客却微微一笑,说道:“没关系,谁让我的脚闪的不够快呢!没硌着你吧?”一句幽默的话既解了女子的尴尬,又平息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

我坐在座位上,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不禁沉思,为何同样的事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突然,一个字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是啊,这不就是一个“让”吗!

一个“让”,一个“不让”,体现了他们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一个“让”,一个“不让”,写出了当今社会的两种精神风貌。一个“让”,何其简单,又何其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