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阿长”
2025年08月10日
我家的“阿长”
严晓夕
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迷信、热心淳朴、礼节琐碎、饶舌多事的人。而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位“阿长”。
我的三婆婆在我眼中就是个多管闲事的人。这兴许与我的性格有那么些关系,我性子有点独,平日里最反感别人给我夹菜,可三婆婆就是喜欢以夹菜表达自己对小辈或是客人的热情,每次去她家,她都恨不得把所有菜通通给我夹一遍。
我厌恶长辈问东问西,过于爱护小辈将所有事情都包揽下来或是有事没事地找话题说话。而三婆婆,轻易地将这些完美地演绎了出来,但我又要在她是长辈的份上,温和地笑着回答她的诸多问题,同她说许多次:“谢谢,不过我自己来就行了。”聊天时又要表现出对这个话题有极大兴趣的模样。有时陪着妈妈去拜访她时,她们看家庭婆媳剧时还不忘教育我“以后长大要嫁就嫁这种人”云云,此时此刻,我只想说:“我还小,我还很单纯……”
三婆婆为了女儿从常州搬到南京。因为路途遥远,需分批次搬运,在每次搬运之前都会查查什么日子适宜搬家。又从我们家里挑了一根长挑、枝杈多的竹子。据说将又长又青、分叉多的竹子放在新家里好,寓意着节节高。听到这个说法,我不禁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想:找个芝麻不更好。
三婆婆即将有一外孙女儿,她的女儿想给自己的女儿买新的婴儿用品,而三婆婆不肯,说要向别人家借。这场争执我有幸在场。“给小孩子穿别人家的东西是有道道的!”三婆婆一脸严肃,“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小孩子好养,不娇气!”对此小姨进行了激烈地反驳。
有时候,我对我的三婆婆着实没什么好印象,她确实是一位迷信、礼节琐碎、饶舌多事的“阿长”。不过,我并不讨厌她哦!随着我渐渐长大,我明白,她也和鲁迅笔下的“阿长”一样,内心装满了对小辈的爱。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三婆婆——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妇女,也确实以她的方式,爱护着我们,期盼我们事事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