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的破裂

绿林的破裂

更始皇帝刘玄也实在太不像样了。他本来是没落的贵族,没有什么能耐,只因为当时新市、平林的几个首领要利用这个懦弱无能的刘家宗室去对抗精明强干的刘,才立他为皇帝。申屠建、李松率兵打下了长安,就请他迁都。长安宫殿除了未央宫已经烧毁以外,别的宫殿大体上都还可用。更始住在长乐宫,就在前殿临朝。新市、平林、下江的将领和别的文武百官向他上朝拜贺,他简直害怕极了,只知道耷拉着脑袋,不停地用手摩着席子(古人席地而坐)。别说发号施令,连话都说不上来。他对那些捧他上台的将领,只能尊敬他们,可是远远地躲着他们。他娶了赵萌的女儿为夫人,立她为皇后,拜他的丈人为右大司马,拜李松为丞相。朝廷大事全由他们两个人主持。他们请更始把功臣都封为王。朱鲔起来反对。他说:“当初高帝和大臣们立过约:非刘氏不得封王。现在咱们既然恢复汉朝的天下,就不该违反高帝的命令。”

更始自己不能做主,他不得不尊重别的绿林的首领,就不听朱鲔的话,也不管姓刘的不姓刘的,一共封了二十多个王,还封朱鲔为胶东王。朱鲔坚决推辞了。更始就拜他为左大司马。大臣、将军和宫里上上下下,包括厨师、伙夫在内,都封了官爵。长安的老百姓给更始皇帝刘玄的朝廷编了一个歌:

灶下养,中郎将;

烂羊胃,骑都尉;

烂羊头,关内侯。

在外边的将军们不受朝廷的约束,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各郡县的长官,有的是将军们自己设置的,有的是由更始任命的。皇帝和将军都可以下命令,命令又往往不一致,弄得长官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萌见这位皇帝姑爷像个木头人儿,就对他说:“不要老不开口,大臣、将军来朝见,总该应付几句。”正好有几个将军从外地回来,更始就想问问他们。可是这位整天在后宫和宫女们喝酒胡闹的皇帝,外面的事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可问的呢?他想起以前也曾经向抢劫回来的小兵问过话,就问那些将军们说:“你们抢来了多少东西?”这叫人家怎么回答呢?左右侍官都是前朝当过差的,他们听了,都张着嘴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谁也没法替皇上遮盖遮盖。

这么一个宝贝皇帝,难怪天下失望。他手下的将领眼看着赤眉军快打到长安来了,终于发生了窝里反。公元25年(更始三年),往西进攻长安的赤眉军,一路由樊崇、逄安带领,一路由徐宣、谢禄、杨音带领,两路人马在弘农会师。更始派军队去抵抗,接连打了几个败仗,急得他不知道怎么办好。张卬和王匡被邓禹打败,刚从河东逃回来。张卬就跟申屠建、廖湛等人商议,他说:“赤眉说话就到,咱们没法在这儿待下去。我说不如快点下手,先把长安城收拾收拾,有了财物,回到南阳去,再找路子。要是南阳也不能待的话,咱们就回到大湖里去做大王!”他们都同意了。大伙儿就去见更始,向他献了这个计策。可是更始听了赵萌、李松等人的话,准备再抵抗。他派赵萌、王匡、陈牧、成丹去守新丰,派李松把大军驻扎在掫城(掫zōu;今陕西西安)。张卬就去跟大将军申屠建和御史大夫隗嚣(wěixiāo)商量,约他们一同去强迫更始离开长安。

御史大夫隗嚣是成纪(今甘肃秦安一带)人,很早就跟着他伯父一同起兵响应南阳起义军。因为隗嚣名望大、手段高,大伙儿推他为上将军。他招募了十多万兵马,杀了当地新朝的长官,很快地就把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些地方都收下来。更始皇帝刘玄打发使者去联络隗嚣,还请他到长安帮他管理朝政。隗嚣到了长安,更始拜他为右将军,后来又把他升为御史大夫。他听到刘秀在鄗南即位,就劝更始把政权让给刘秀的叔父“国三老”刘良,说这是最合算的脱身之计。更始不听他的话,他就打算回到成纪去。这会儿张卬和申屠建约他去强迫更始离开长安,他也同意了。更始发觉他们打算造反,就先杀了申屠建,发兵围住隗嚣和张卬的房子。

隗嚣跟他的门客们冲出了包围,逃到天水(今甘肃通渭一带)老家去了。张卬的兵马多,他打败了更始,占领着长安。更始带着家小和随从的一百多人逃到新丰,躲在他的丈人赵萌那儿。丈人、女婿一合计,就怀疑到王匡等人捣鬼。张卬要是不跟王匡等人有联络,他怎么敢叛变呢?赵萌替更始出了主意,传出命令召王匡、陈牧、成丹前来商议大事。陈牧和成丹刚一进门,就给赵萌的武士们逮住,杀了。王匡晚去一步,听到了陈牧和成丹被杀的消息,就跑到长安,真跟张卬联合起来反抗更始和赵萌。赵萌接收了陈牧和成丹的军队,又从掫城召回了李松。费了一个多月工夫,才打败张卬和王匡,再把更始接回长安去。张卬和王匡逃了。南方起义军绿林就这么完全分裂,力量大大削弱。正在这时候,东方起义军赤眉已经到了华阴(今陕西潼关西,华山的北面)。

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眼看更始就快完了,可是他不能驳斥旧贵族和地主分子所提出的“人心思汉”的说法,就是在农民起义军中也有不少人存着这种正统观念。方望(就是立孺子婴为皇帝的那个人)的兄弟方阳,怨恨更始杀了他哥哥,特意跑到赤眉营里去见樊崇,劝他立个姓刘的人为皇帝。樊崇同意了。可是军队里姓刘的人还真不少,有远房的、有近房的,一找就找出了七十多个,其中有个刘盆子,据说血统最近。他才十五岁,是给樊崇的部下刘侠卿看牛的,大伙儿管他叫牛倌儿。樊崇就决定立他为天子。刘侠卿叫牛倌儿刘盆子换身衣服。他不依,还哭着不走。刘侠卿只好让他披着头发,光着脚,破破烂烂地去见樊崇。刘盆子见了樊崇,不敢再使性,就穿上小皇帝的衣服,戴上小皇帝的冠冕。樊崇领着部下,共同立刘盆子为天子。文武百官向他朝见,窘得刘盆子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一退了朝,他赶紧换上原来的衣服,溜到外面情愿跟别的牛倌儿在一块儿。大臣们只好把他留在屋子里,吩咐手下人别让他随便出去。

樊崇立了刘盆子,自己就该做丞相了吧。可是因为从小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又不能计算,他就让那个能写会算的徐宣做了丞相,自己做了御史大夫。另外还拜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杨音以下几个首领都做了大官。

赤眉军奉了汉天子刘盆子的名义来征伐更始。刚巧更始的大将军张卬和上公王匡被赵萌打败,从长安逃出来。他们就投降了赤眉军,自打头阵地把赤眉军领进东都门(长安城东面北头的城门)。更始慌忙派李松、赵萌率兵去抵抗。李松等人也打了一仗,死了两千多人。李松被赤眉军逮了去,赵萌投降了。更始急得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带着妻子和宫女从北门逃出去,他自己骑着马跑得快,妇女们落在后面大哭大喊地说:“皇上,皇上!您怎么不下来拜别京城呢?”更始连忙下了马,向长安城拜了几拜,摸了摸身边带着的玉玺,一骨碌爬起来,跳上马,又跑了。

好容易逃到高陵,在驿舍里休息一下。这时候,又来了几个臣下和一些士兵,更始才透了一口气。他正在没有主意的时候,赤眉军派使者送信来了。使者传达命令,叫更始投降,还可以封为长沙王;过了二十天,就是投降,也不允许了。更始只好跟着使者到长乐宫去见刘盆子和樊崇。他光着上身(表示愿意受责打的意思),向刘盆子奉上玉玺。刘盆子听了樊崇的话,封他为长沙王,让他住在长安。

赤眉军打进长安的消息传到了鄗南。汉光武只知道更始打了败仗跑了。他想起更始原来是自己的主人,现在落到这步田地,怪可怜的,就下了一道诏书:一、封更始为淮阳王;二、官吏、百姓有敢谋害淮阳王的,一概处死。

可是汉光武还顾不到长安那一边。为什么?这边洛阳还没打下来呐。他早已派大司马吴汉率领着朱祐、岑彭、贾复、刘植、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个将军(另外四个将军是王梁、万脩、坚镡、侯进)把朱鲔围在洛阳,好几个月了,还不能把洛阳打下来。汉光武因为岑彭曾经跟朱鲔同过事,就派他去劝告朱鲔投降。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两个人就这么讲话。岑彭的好话是说完了。朱鲔说:“大司徒(指刘)被害的时候,我还帮着李轶;更始派萧王北伐,我又拦阻过他。我自己知道罪大恶极,不敢再见萧王。”

岑彭回去向汉光武报告,汉光武说:“做大事的不记小过。朱鲔肯来,官爵都可以保住,更别说性命了。我指着河水起誓,决不失信。”岑彭又把这些话告诉了朱鲔。朱鲔从城头上放下一根绳子,对岑彭说:“真不失信的话,你上来。”岑彭马上拉住绳子要上去了。朱鲔见他这么实心实意的,才答应了。

朱鲔叫岑彭绑着他去见汉光武。汉光武亲自给他松了绑,还安慰他一番,当夜就叫岑彭送他回到洛阳去。第二天,朱鲔带领着洛阳的军队出来投降。汉光武拜他为平狄将军,封为扶沟侯。接着,汉光武进了洛阳,就把洛阳作为京都(因为长安在西边,洛阳在东边,所以前汉也叫西汉,后汉也叫东汉)。

汉光武住在洛阳很不安心。各地方自立为王、自立为帝的人还真不少,占据一块小地方做土皇帝的,那就更多了。隗嚣已经到了天水,自称为西州上将军,名望很不错,别说邻近的豪强都归附了他,连长安的士大夫也一个接着一个地去投奔他。公孙述在蜀地做了皇帝,势力也正在扩大。可是汉光武最担心的还不是这西北和西南两处。那两处又远又偏僻,稍缓一下,还不碍事。赤眉军占领着长安,是个大威胁,非先把长安打下来不可。不知道邓禹为什么还不能进去呢?

国学知识链接

汉光武帝刘秀与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与汉高祖同样都是平民出身,同样都需要推翻残暴的统治,在他们的身边同样有着许多忠臣良将的陪伴。刘邦与刘秀在夺取天下的模式上是一样的,两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登基后的做法。刘邦登基之后,为了消除异姓诸侯王对朝廷的威胁,便将曾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逐一铲除。而刘秀却能善待他的那些功臣,他的继位者刘庄还将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刻于云台阁,称之为“云台二十八将士”,以激励当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