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

汉光武调兵遣将,费了极大的力气,克服了种种困难,用尽了软的硬的各种手段,一个接着一个地首先打败了他关东的敌人。从公元27年七月到公元30年正月,两年半工夫,先后消灭了东方皇帝刘永、燕王彭宠、楚黎王秦丰、齐王张步、海西王董宪、舒城皇帝李宪。公元30年(建武六年),关东大体上已经平定了。汉光武又写信给陇右的隗嚣和蜀地的公孙述,招他们来归附汉朝,共享富贵。公孙述决定要三分天下,不但不回答他,反倒发兵进攻南郡(在湖北省江陵县)。汉光武要试试隗嚣是不是向着公孙述,就故意请他从天水发兵一同进攻蜀地。隗嚣回答说:“公孙述性子急躁,弄得上下不和。不如等到他恶贯满盈的时候再去征伐。”汉光武知道隗嚣是不肯帮助他的了。他就亲自到了长安,吩咐耿弇、盖延七个将军带领着大军向成都进攻。隗嚣知道要是公孙述被消灭了,他也站不住。他就发兵占领了陇山底下的几个城,又派他的将士去进攻关中。征西大将军冯异、征虏将军祭遵等率领军队打败了隗嚣。

隗嚣正在为难的时候,又接到了马援的信,责备他不该反复无常,劝他及早回头,归附朝廷。隗嚣更冒了火儿。他就调度人马,准备再跟汉兵交战。马援要求汉光武派他去劝说隗嚣的部下。汉光武就给他五千骑兵。马援带领的这五千骑兵,主要不是去跟陇兵交战。他在隗嚣的部将们当中来来往往地劝他们归附汉朝。当时就有一些将士听了他的话,离开了隗嚣。隗嚣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再写信向汉光武求和。汉光武这会儿就不再那么客气了,他回答说:“要是你真心投降,可以给你爵位和俸禄。我已经快四十了(那时候汉光武才36岁),带兵差不多带了十年,虚浮的话也听烦了。或是真心或是假意,随你的便。”隗嚣知道汉光武已经看透了他,就打发使者到蜀地,投降了公孙述。公孙述封他为朔宁王,还派兵去帮他对抗汉光武。

汉光武认为关中既然平定了,就应当好好地治理一下。因此,他一面对付着陇、蜀,一面就整顿内政。整顿内政他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方面节省朝廷的开支,一方面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下了一道诏书,说:“朝廷设立官吏原来是为了人民。现在人民遭难,户口减少,可是县官和属吏多得无事可做。这是不行的。各州的州牧要按照实在的情形取消一些县,裁去一些官员,人口不多的县可以合并。”这么一来,合并了四百多个县,十个官吏当中只留下一个。公家的开支节省了不少。

减轻人民的负担首先从减轻田租着手。汉光武即位的时候,天下已经乱了好几年。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粮食的产量大大降低,一斤黄金只能换一石大米。汉光武三年春天,一斤黄金只能换五升豆子。以后两三年内,关东比较安定,又建设了一些水利工程,粮食和蚕丝的收成都有提高。就在紧缩官员人数的那一年年底,汉光武又下了一道诏书,说:“前几年因为军费大,用度不足,所以田租一直是按照产量的十分之一征收的;现在粮食凑合着有些积蓄了,从今年起,恢复汉朝的制度,各郡县征收田租减为三十分之一。”汉光武即位以后,又接连好几次下诏书不准有奴隶的人虐待奴隶,他用各种条例释放奴隶或者免奴婢为平民。也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救济贫民,特别是鳏、寡、孤、独和不能生活的贫民。老百姓情愿让他做皇帝,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样过了两年,汉光武的势力就更大了。

公元32年(建武八年),汉光武带着马援、吴汉等人亲自去征伐隗嚣。大臣郭宪拦住他,说:“东方刚平定下来,皇上千万不可远征。”他还拔出宝剑来,砍断车马的皮带。汉光武叫他放心,还是亲自往西去了。他到了陇地,才看到那边差不多都是山谷,地势十分险要。将士们大多劝汉光武回去。大伙儿正在为难的时候,蜀地的公孙述又发兵来帮助隗嚣抵抗汉兵,将士们就更泄了气。汉光武决定不下,他问马援怎么办。马援说:“隗嚣的军队不是一条心的,只要皇上进兵,他们非败不可。”他又拿米一撮一撮地堆成山谷的形势,指明行军的道路。汉光武仔细看了,记在心头,他说:“形势已经一目了然了。明天就进兵。”正好凉州牧窦融也率领着五个郡的太守和小月氏的人马来跟汉光武的兵马会齐。光是窦融他们合起来就有好几万骑兵和步兵,还有五千多辆辎重车。将士们一看,泄了的气又鼓了起来。同时,使者来歙已经把隗嚣的两个大将都说服了。他们做了汉朝的太中大夫,大大地削弱了隗嚣的力量。

马援指明了道路,窦融带来了骑兵,来歙收服了隗嚣的大将,这三件重要的事帮助了汉兵挺顺利地把隗嚣打败。陇右投降的大将就有十三个,县城十六个,士兵十几万。隗嚣带着妻子逃到西城(今甘肃天水一带)。公孙述的救兵逃到上邽(邽guī;今甘肃天水一带)。汉光武再一次写信给隗嚣,劝他投降,保他父子相会。隗嚣情愿不要儿子。汉朝就把他那个做抵押的儿子隗恂杀了。接着,汉光武派吴汉、岑彭围住西城,派耿弇、盖延围住上邽。封窦融为安丰侯,五个太守也都封了侯。因为军队已经够强的了,他就吩咐凉州的人马都回去,这一来,引起了窦融的心事。他担心自己的兵马太强,权力太大,老在西边,叫汉光武不得安心。他要求汉光武派别的人去代替他的地位。汉光武对他说:“我跟将军好像左手跟右手一样,你要求辞职,我还怪你不了解我的心呢!”窦融感激得说不出话,就带着军队回了凉州。

西路大军正在攻打西城和上邽的时候,颍川(郡名,今河南禹州一带)又乱起来,河东(郡名,今山西中、南部)的士兵也叛变了。这两个地区出了事,连京都洛阳都起了波动。汉光武听到这个消息,就说:“我没听从郭子横(郭宪字子横)的话,后悔也来不及了。”他马上离开上邽,日日夜夜地往东赶回来。他在路上先写信给岑彭等人,说:“那两个城(指西城和上邽)要是打下来,你们就带领兵马往南去征伐蜀地。人的毛病就在于不知足,我的毛病也在于‘得陇望蜀’(既然平定了陇右,又希望去平定蜀地)。每发一回兵,我的头发和胡须总是白一些。可是不这么干,天下又怎么能够统一呢!”

汉光武回到京师,就跟执金吾寇恂商量,说:“颍川接近京师,必须及时平定。我想来想去,还是你辛苦一趟吧。”寇恂说:“颍川的盗贼听说皇上到了陇、蜀,正忙着对付那两头,一时不能回来,他们才趁着机会闹起来。要是皇上亲自出去,他们一定不会闹下去的。我愿意跑在头里,做个先锋。”汉光武同意了。说起来也真怪,汉光武一到,那些起兵的豪强全都归顺,汉光武带着寇恂动身回洛阳去的时候,颍川的老百姓跪在路上,央告着说:“请皇上让我们再借寇君一年。”汉光武只好把寇恂留在颍川。

颍川平定了以后,别的地方也一个一个地安定下来。第二年(公元33年,建武九年),隗嚣闷闷不乐地害病死了。他的部下立他儿子隗纯为王,继续抵抗汉兵。又过了一年,隗纯投降了。可是“大树将军”冯异为了平定陇右,死在军营里。

陇右既然得到了,就用全力去对付蜀地。汉光武又亲自出去征伐。征南大将军岑彭接连打败了公孙述的军队,夺下了不少城池。公孙述派刺客装成投降的人去投降岑彭。也是岑彭一时大意,就那么被刺客害死了。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大司马舞阳侯吴汉进攻成都,大破蜀兵。公孙述受了重伤死了。蜀地的大将延岑自己知道就是再打下去也没有希望,就献了成都城,投降了吴汉。

吴汉平定了蜀地,按理说,就应当安抚人民,撤兵回来才是。谁知道他犯了牛性子,把公孙氏灭了门。这还不够,把献城投降的延岑也杀了,还把他全家灭了门。这还不够,他为了奖励士兵,让他们无法无天地抢了好几天,把公孙述的宫室全都烧了。汉光武一听到这个消息,气得什么似的,挺严厉地责备吴汉不应该干这种坏事。他又责备刘尚,说:“既然敌人已经投降,官吏和人民也都归顺了,怎么又让士兵放火呢?我听见这件事,连鼻子都酸了。你还是咱们宗室,又有经历,这么放纵,真使我万分痛心!你们固然立了大功,可是失去了除暴安良的意义。”

他责备刘尚的话比责备吴汉的还多。吴汉这么一个猛虎似的而又很忠心的大将,他当然十分爱护。吴汉的军队,打仗是没说的,可就是纪律太差。汉光武老替他操心。这会儿吴汉把公孙述和延岑灭了门,只是受了一顿责备,可没办罪。汉光武为了补救吴汉的过错,就把公孙述和延岑手下一些有才能的人都重用起来,就是已经死了的,只要人品好,过去有威望的,他也表扬他们,追封他们的官职。这么一来,蜀地才算安定下来。

汉光武等到吴汉的大军回来,就开了一个庆功大会,大封功臣。他想起当年汉高祖是多么重视张良和萧何,可惜那个“赛萧何”寇恂前一年已经死了。邓禹虽然比不上张良,可是告诉汉光武怎样统一中原,随时劝他注重纪律、争取民心的还是他。因此,汉光武把他当作第一号功臣,封为高密侯。李通封为固始侯,贾复封为胶东侯,别的功臣也都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他们不同的爵位和赏赐。已经死了的功臣,就封他们的子孙。功臣当中受封的一共三百六十五人,外戚当中受封的一共四十五人。

陇、蜀一平定,二十年来乱糟糟的中原又重新统一。汉光武已经打败了所有的敌手,对于战争就表示厌烦了。他打算把战争变成文教,可是这些功臣大多带领着军队,他们怎么肯把兵权交出来呢?

国学知识链接

得陇望蜀

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东观汉记·隗嚣传》:“西域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原本是指隗嚣占据陇地,公孙述占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汉光武帝平定陇后不满足,紧接着又派兵南下平定蜀地。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现用来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