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
南边平定了,南匈奴和好了,北匈奴也派使者要求和亲。这一次,汉光武听了班彪的劝告,答应了。到了公元54年(建武三十年),国内、国外大体上都还安定。汉光武巡游到东方,大臣们趁着机会打算举行一个歌功颂德的仪式,就联合上书,说:“自从皇上即位到今天,整整三十年了。这回巡游到东边,就该上泰山去封禅。”(封禅是古代君王在泰山顶上筑台祭天的一种最隆重的歌功颂德的仪式,据说只有古代圣君才配封禅。)汉光武趁着机会下了一道诏书,说:“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我骗谁?骗天吗?从今以后,谁要是从郡县派官吏来向我上寿,称颂虚伪的美德,我一定把这些人罚做奴隶到边界去屯田。”这诏书一下来,大臣们缩着脖子,谁也不敢再提歌功颂德的话,别说封禅了。可是过了两年,驸马爷梁松和别的几个专门奉承皇上的大臣起哄了。他们借着图文,说上天早已注定到了汉光武这一代一定封禅。汉光武要让人家知道他是真命天子,就不管“我骗谁?骗天吗?”的话,到底举行了封禅的仪式,上泰山祭天,下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名)祭地。
汉光武为了巩固汉朝的政权,尽力提倡文教,争取民心,正像当年尽力于战争一样。就在封禅那一年(公元56年,汉光武即位第三十二年)下半年,一面修建太学,一面注意救济老年人和孤儿。第二年,他已经六十三岁了。他还是每天和大臣们讲解、讨论诗书里的道理,常常到很晚才睡觉。太子刘庄劝告他,说:“皇上的英明可以比得上禹王和汤王,可是就没有像黄帝和老子那样修心养神的福气。皇上也得照顾照顾自己的身子啊。”汉光武笑着说:“我就因为喜欢这么做,所以一点儿不觉得疲劳。”他不觉得疲劳可能是事实,可是他一天天地衰老下去也是事实。那年二月里,他害了重病,没有几天就死了。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
汉明帝即位的时候正好三十岁。他拜高密侯邓禹为太傅,东平王刘苍(汉明帝的兄弟)为骠骑将军。邓禹做了一年太傅死了。骠骑将军刘苍不但本领大、学问好,而且很懂规矩。汉明帝即位以后两三年内,天下太平,国家兴盛,人民得到了休养,乌桓也来访问。西边从武威起,东边到玄菟尽头,都归向了朝廷,边疆上也很安宁。汉明帝就把偏远地区的屯兵都取消了,他自己用不着操心打仗,这些事都可以交给骠骑将军刘苍去办,他只要提倡文教、尊重老师就能够叫大臣们和老百姓都满意了。这样的天下当然是汉光武给他打下来的,可是他忘不了那些帮助汉室中兴的功臣。为了永远纪念这些功臣,汉明帝就在南宫云台中画上他们的像。当时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将军,就是所谓“云台二十八将”,再加上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四个功臣,合成了三十二个功臣,即太傅高密侯邓禹,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左将军胶东侯贾复,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义大将军鬲(lì)侯朱祐,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卫尉安成侯铫期,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骠骑将军慎侯刘隆,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河南尹阜成侯王梁,琅琊太守祝阿侯陈俊,骠骑大将军参蘧(qú)侯杜茂,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左曹合肥侯坚镡,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右将军槐里侯万脩,太常灵寿侯邳彤,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大司空固始侯李通,大司空安丰侯窦融,太傅宣德侯卓茂。
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上了云台,把画像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直纳闷儿。有些人像万脩、刘植等人功劳并不怎么显著,都上了云台,为什么那个平定南北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倒比不上他们呢?他怎么也想不出个道理来。他挺随便地向汉明帝问了问:“为什么不画上伏波将军?”汉明帝笑了笑,不回答他。他又问:“是不是因为他犯了过错,革去了爵位?”汉明帝摇摇头,又笑了笑。东平王刘苍这才明白过来了,可是他仍旧认为这个理由是不充足的。那么,究竟是个什么理由呢?
原来伏波将军马援的女儿就是汉明帝的贵人,这时候已经立为皇后了。汉明帝为了避免外戚的嫌疑,故意不把自己的丈人列在“云台二十八将”里面。马皇后在汉光武的时候就被选入了东宫。那时候她是个小姑娘。她一直伺候着阴皇后,挺招人疼的。汉明帝没即位的时候,已经爱上了她,即位以后,立她为贵人。
公元60年(汉明帝三年),大臣们请立皇后,汉明帝问问阴太后,阴太后说:“马贵人的品德可以称得起后宫第一。”汉明帝就立她为皇后。因为马皇后自己还没有儿子,汉明帝就立贾氏生的一个皇子为太子,由马皇后抚养。马皇后尽心地教养他,当作亲生的儿子。太子也很懂得孝道,娘儿俩十分亲热。马皇后一辈子也忘不了她父亲被人排挤的教训和她母亲所受的苦处,她做了正宫,更加虚心待人,用功读书。她喜欢读《春秋》和《楚辞》,又喜欢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绲边。后宫美女朝见马皇后的时候,瞧见她的粗衣服和粗裙子还以为那一定是用一种最讲究的绸缎做的,都走过去仔细瞧瞧。马皇后笑着说:“这种衣料很不坏,染上颜色不爱褪。”她这么一说,后宫美女越发尊敬她。她们因为马皇后这么朴素、节俭,谁也不好意思再穿得花里胡哨的了。
汉明帝老看到马皇后研究《易经》《春秋》《楚辞》和董仲舒写的书,他要试试她的才能和学识。有时候他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还问她怎么处理。马皇后还真能够说得有条有理,叫汉明帝没法不佩服她。她可并不干预朝廷上的事,也从来不用自己家的私事去麻烦汉明帝。
阴太后、马皇后都没干预朝政,这是因为一则汉明帝即位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二则他遵守着汉光武的制度,其中有一项是后妃的家族不得封侯。外戚没有势力,不致发生太后专权的毛病。甚至馆陶长公主(汉光武的女儿)替她儿子请求让他做个郎官,汉明帝宁可送给他一千万钱,可不答应给他做官。
马皇后虚心待人,后宫上下人等就是有些小过错,她也能够宽容她们。汉明帝的脾气跟她正相反。他喜欢检察别人的行动。他认为能够揭发隐藏的过失,就是精明。大臣们有不对的地方,他就当面责备,甚至于动手打人。有一回,有个名叫药崧(药,姓;崧,名)的郎官一不小心,叫汉明帝挂了火儿。他骂了一顿还不过瘾,就拿起棒儿要揍他。药崧往屋子里跑,汉明帝拿着棒儿在后面追。药崧钻到床底下,汉明帝嚷着说:“你出来不出来?”药崧说:“天子严肃,诸侯恐慌;哪有人君,亲自打郎。”汉明帝听着,挺尴尬,只好笑了笑,扔了棒儿,免了他的罪。
汉明帝对于伺候他的郎官尚且要用棒儿打,那些强横霸道、作恶多端的人,不用说更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因此那个陷害马援的梁松和他特别接近的宾客们都定了罪,给他治死了。他还注意着楚王刘英(汉明帝的异母兄弟)和广陵王刘荆(汉明帝的亲兄弟)的行动。他的几个弟兄当中,要数东海王刘彊和东平王刘苍最识时务,精明的汉明帝待他们比待谁都好。东海王刘彊才三十四岁就死了。东平王刘苍做了骠骑将军以后,威望越来越高。他觉得地位越高,名望越大,越容易引起猜疑,就连着上书,要求回到封邑去,他还交出了骠骑将军的印。汉明帝答应他回去,可是仍旧把骠骑将军的印交还给他。
东平王刘苍走了以后,大司空安丰侯窦融死了。过了两年(公元64年),皇太后阴丽华也过世了。汉明帝是很爱他母亲的。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心里好像没有着落似的那么难受,晚上老睡不着觉,睡着了还做梦。有一个晚上,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没想到汉明帝做个梦,居然会发生很大的影响。说起来,真有些像梦话。
国学知识链接
东汉明德皇后
明德皇后,又称马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皇后一生待人和善,不信巫蛊,俭朴节省,约束外家。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著有《显宗起居注》一书,开了“起居注”这一史书体例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