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经之首
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1]而黑理,其华[2]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3]。有兽焉,其状如禺[4]而白耳,伏行人走[5],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
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6]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7],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8],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9]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10],佩之不聋,可以为底[11]。
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12]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13]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14]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15],其名曰类,自为牝牡[16],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17],佩之不畏[18]。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
,食之无卧[19]。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20]。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21]。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22]。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䧿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23]用一璋玉瘗[24];糈[25]用稌[26]米,一璧,稻米,白菅为席。
[1]榖:木名。
[2]华:光华。
[3]迷:迷路。
[4]禺:猴子。
[5]人走:像人一样奔跑。
[6]瘕:腹中生虫。
[7]蝮虫:郭璞云,虫,虺本字。一种毒蛇。
[8]谣:清唱。
[9]虺:一种毒蛇。
[10]判木:断木。
[11]为底:治足茧。
[12]陵:山丘。
[13]魼:鱼的肋骨。
[14]肿:皮肤化脓。
[15]髦:鬃毛。
[16]牝牡:雌雄。
[17]猼訑:郭璞云,博施二音。施(訑)一作陁。
[18]不畏:不知惧怕。
[19]无卧:睡不着觉。
[20]䨼:矿物名。
[21]蛊:蛊毒。
[22]疥:疥虫寄生引起的皮肤病。
[23]毛:祭神以牲。
[24]瘗:埋物祭神。
[25]糈:祭神以粮。
[26]稌: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