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次四经

东次四经

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音葛[1],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音祈雀,亦食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音秋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音岂,可以服[2]马。音子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音子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音靡芜,食之不同屁[3]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音征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音隔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音滑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北二百里,曰音善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音庾,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音翡,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右东经之山志,凡四十六山,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1]猲狙:一说为獦狚。

[2]服:驯服。

[3]䊧:郭璞云,音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