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次四经

中次四经

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音灵石。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音软[1]石。有兽焉,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音银。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音软[2]石。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音搜。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兽焉,名曰造字音颉,其状如獳犬而有鳞,其毛如彘鬣。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榖,多涂石。其上多㻬琈之玉。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音初,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音拔,可以毒鱼。

又西二百里,曰白边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

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苧音亭宁,可以毒鱼。

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䉋,其兽多㸲牛、羬羊,鸟多赤鷩。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音欢举之山。音落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马肠[3]之物。此二山者,洛间也。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彩衣之[4]

[1]礝:或作“碝”。《说文》云,碝,石次玉者。

[2]瓀:一说亦当为“礝”。

[3]马肠:一说即上文之“马腹”。

[4]以彩衣之:以彩衣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