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二经

西次二经

西次二经之首,曰音钱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䳇。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又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1]。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音迪[2]而五彩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音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㸲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音浮溪,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音储,其中多女床[3]。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音恶[4],其阴多碧,其兽多㸲牛、同羚羊。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四百里,曰音旨阳之山。其木多音即、楠、豫章[5],其兽多犀、兕、虎、音灼、㸲牛。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㸲牛。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音钱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6],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7],毛采[8]

[1]石涅:石墨。

[2]翟:一种野鸡。

[3]女床:一说是植物。

[4]垩:可用来涂饰的各种土。

[5]豫章:传说中的神树。

[6]少牢:猪、羊为少牢。

[7]钤而不糈:郭璞云,钤,所用祭器名,所未详也。或作“思”,训祈。不糈,祠不以米。

[8]毛采:郭璞云,言用雄色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