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皮天妇罗

三文鱼皮天妇罗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我曾经写过一篇《清蒸鲥鱼》,文中指出长江鲥鱼早已没有了,只要是出钱吃的,就一定是假的。大家可能还有点印象吧?

要是有人“请”你吃了一条两斤重的“鄱阳湖”鲥鱼,那多半不是假的了吧?这条鲥鱼既不符合“长江”这个特定的区域,也不符合“出钱吃”,那当然不是假的了!对不对?

不对!首先我来说说“出钱吃的”这回事,是的,你是没出钱,可请你吃的人出了钱呀,你还远没面子大到把“奇迹”给免费吃到的地步。我们再来说说“长江”这回事,我们所说的长江,指的是长江流域,维基百科告诉我们“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很明显,鄱阳湖是长江的一部分。鄱阳湖的鲥鱼,就是长江鲥鱼;华盛顿的车厘子,就是美国的樱桃。

长江鲥鱼已经三十年未见踪影了,固然在生物学上只能算是“功能性消失”,还要再过段时间才能宣称“灭绝”,但是一个普通人是绝对不可能见到一条两斤重的鄱阳湖鲥鱼的,除非是标本,除非穿越几十年回到过去。

有人可能会说“我又没说是野生的鲥鱼”,他可能还会说“这是国内最好的养殖鲥鱼”以及环境、方法、水质等一大套“听来”的知识,然而他没听到的是“养殖者养的并不是鲥鱼”。

养殖鲥鱼,并不是鲥鱼,而是南美西鲱,一种外形与“回忆”中的鲥鱼很像却味道大相径庭的东西,已经被引进中国很多年了,一直被用来冒充鲥鱼,冒充“养殖鲥鱼”。普通人,请客的、被请的,自然可以认为这种鱼是“鲥鱼”,至少请客的被请的也都有面子,然而一个美食家不可以,吹嘘任何没有的东西,都是丢美食家的脸。

今天要说的鱼,也经常被冒充,好在“正主”还大量存在,这就是三文鱼。上次在烤三文鱼的时候,就讨论过虹鳟与三文鱼的问题了,这回也就不说了,那次烤完三文鱼,还留下了两张鱼皮,怎么办呢?我们来做天妇罗。

我最早听说这玩意,还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看了一部台湾配音的《蜡笔小新》,对,就是声音粗粗呆呆的那个版本。后来还有别的版本,小新就没那么好玩可爱了。在那个片子里,小新提到了一种吃食—甜不辣。

好好玩的名字,可到底是什么呢?我一直想弄明白。

后来了解到甜不辣是一种炸制的“条状鱼丸”,是鱼浆和面粉的混和物,炸了吃的。再后来,我也吃到了这种东西,炸好了做成关东煮,蘸甜辣酱吃,味道嘛,你可以去全家买一串试试,也就那么回事啦!

再再后来,与一位朋友聊起,她告诉我:“甜不辣不就是tempura吗?你读十遍tempura试试!”

Tempura,就是天妇罗,英文中写作“tempura”,维基百科说这个词来自葡萄牙语,还说天妇罗是从葡萄牙传到日本的。这些我们不管它,我们讨论怎么做。

鱼鳞,三文鱼皮上有鳞,如果是整条的三文鱼,可以用去鳞的勾爪刮去,但是已经分剖开的鱼,没有着力点,就不那么容易刮了。你可以尽量尝试刮下鱼鳞,稍微留一点也没关系,三文鱼的鳞很细,炸过之后并不影响口感。鱼鳞本来也是可以吃的,有道名菜叫鱼鳞冻,我们以后会说到。

三文鱼皮天妇罗,只是天妇罗的一种,可以炸紫苏叶,炸洋葱圈,炸甜豆,茄子节瓜胡萝卜小鱼大虾,只要是易熟易切成小块的物料,都可以。现在大家都吃过天妇罗,脆脆香香的,外面的脆壳又松又轻,虽然是油炸,但和我们平时吃到的面拖有很大的不同,关键在于面糊的调制上。

天妇罗的面糊是由面粉、生粉、小苏打粉、米粉和鸡蛋以及水调制而成的,我们一点点来看。

先说水,天妇罗的面糊要用冰水来调,面糊足够冷,才能炸出足够膨松的天妇罗。

小苏打是用来涨发的,广东话就叫做“发粉”,科学的叫法是“膨松剂”。小苏打的效果很好,现在做无矾油条就是用小苏打。但是小苏打不能多放,一多就会发苦,一般用调羹柄舀上一点就可以。

好了,小苏打产生二氧化碳,有二氧化碳的水是什么?汽泡水呗!所以,天妇罗的面浆也可以用原味的汽泡水来搞,如果你喜欢搞点花样,草莓汽泡水就不错,颜色还好看。

说到蛋,鸡蛋也是为了膨松,而且可以调色,只用蛋黄,炸出来的成品黄黄的,如果你喜欢白色的,那就不要放鸡蛋。

米粉,是为了防止面粉起筋,米粉不能多,多了发黏。

还剩下两样东西,面粉和生粉也就是玉米淀粉。这两样是面浆的主要成分,玉米淀粉越多成品越脆,但过多的话则发硬,所以要先炸个小样尝尝味道,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调整淀粉与面粉的比例。

有人说面粉要筛过,没有很大的必要,如果家里正好有低筋面粉,那很好,要是没有,也不用特地去买,用普通的面粉就可以了。

先放水,再加米粉和生粉与鸡蛋小苏打,加一样搅拌一样,等都搅拌均匀了,最后加面粉,用筷子搅就可以了。还记得吗?我们说过要用冰水,所以面浆要现搅现用,那也就是意味着所有的主料都要事先准备好,洗好晾干,大块切成小块,鱼皮切成小块,大虾去壳留尾开片拍平。

面糊的厚度还没说呢,面糊要薄,但要能挂上浆,薄到刚好挂上浆,大约是四份粉料三份水的样子,不同的面粉吸水量不同,所以要自行掌握。

然后就简单了,起个油锅,最好有那种小而深的炸锅,最好锅上还有半张滤网的那种。把油加热,将物料放到面糊中裹上,放在油锅中炸,等到面糊胀开,再炸几秒即可。火不能太大,因为东西小,油温太高易焦,天妇罗是本色炸物,不必像洋葱圈那样炸到金黄。

天妇罗的蘸汁,是用昆布和木鱼花熬出来的,底上是现磨的白萝卜泥。你完全不必自己去熬高汤,直接到日本超市买昆布汁或者鲣鱼汁好了。什么?买不到?买不到昆布汁的话,你更买不到昆布和木鱼花了,那就直接蘸醋吃吧,上海人还可以蘸辣酱油吃。对了,昆布汁或鲣鱼汁要加一倍左右的水,否则太咸了。

天妇罗就好了,实际上也只是“仿制”罢了。据说一个好的天妇罗师傅要练习十几年,还据说日式餐厅中天妇罗师傅只做天妇罗不做其他东西,可见天妇罗的地位。我还知道日式餐厅前面寿司台上的师傅只做寿司,可见寿司和天妇罗有多厉害了。

话说宋朝有人花了重金,从宫里弄来一位厨娘,为的就是“帝王般的享受”,结果令厨娘整宴,厨娘答曰不能,原来这位厨娘在宫中是专门负责切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