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火鸡
剩下的火鸡
这篇文章开头少啰唆一点,因为我们要说很多事情。感恩节就像我们的大年夜,是个“普天同庆、阖家欢聚”的节日,美国人其实也和中国人一样,家庭聚会就是吃。感恩节要吃火鸡,就像年夜饭必有全鸡全鸭一般。全鸡全鸭还好,火鸡可厉害,小的十几磅,大的几十磅都有,一顿肯定吃不完,所以如何对付剩下的火鸡是门学问。
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找一找,经常有“32 ways to eat leftover turkey”之类的文章,32法,78法,99法,都有。但要是你点进去看,这些法子不外汉堡、三明治、通心面和比萨。和生菜一起夹面包与和番茄一起夹馍是算两种吃法的,大排面和小排面可以算是两种面,但咸浆和淡浆不能算是两种把黄豆处理掉的办法吧?而两种不同浇头的面也不能算是两种面制品呀!
继续,我们要“真价实货”地来。
先从烤好的火鸡说起吧,整只火鸡端上桌,好看是好看,但是吃起来不方便。什么?在上面插把快刀让大家自己切?我们是文明人,不动刀动枪的。有许多朋友烤得很好,但是切得不行,好好的东西就打了折扣了,我们先说如何拆切火鸡。
“拆切”,包括“拆”和“切”两个部分。火鸡大,而且烤好之后很酥,你没法像白斩鸡那样把火鸡剁成小块。就算行,按比例也要比鸡块大得多了,也没法连骨塞进嘴巴啊!
先来把火鸡分开,挨个把两只火鸡腿割下来,不要扯,用刀割,否则支离破碎。把火鸡翅膀也同样地割下。把火鸡背朝下,烤的时候也是背朝下的,所以不用动,在胸前入刀,笔直切入,把胸骨劈开,刀不好或是刀工不好的,用剪刀也行。
胸骨打开后,把火鸡整只掰开,把肚子里塞的东西盛出来。火鸡的肚子本来是空的,为了防止烤的过程中塌瘪,就需要塞填一些小块的填充物把它撑起来。老外有用面包块的,有用洋山芋的,这些都是主料,配料有芹菜、洋葱、胡萝卜等,都调好味拌匀了往火鸡肚子里塞,这个东西叫stuffing,就是填充物的意思。
老外对火鸡的stuffing很是津津乐道,每家都有“祖传配方”,都有“妈妈的味道”。我见过最牛的一个填充物是个塑料软球,把球塞进火鸡肚子后再打气,可以很漂亮地撑起来,不过那是偷懒的做法了。
我烤火鸡喜欢用香菇和糯米,加少许酱油和糖,容易得多了,也好吃。把火鸡的内脏煮后切块拌在一起,很香。
现在把火鸡整个打开了,很容易把糯米饭取出来,要仔仔细细取干净,热的时候比较容易拿。火鸡一顿是吃不完的,剩下的火鸡还要做许多文章,如果混进了米饭,在另一道菜中会很奇怪,甚至引起洁癖人士的肠胃不适,因此一定要拿干净。
然后,把火鸡胸拆下来。火鸡的胸像半个圆球,在球的底部割圈,位置在火鸡翅根的下缘,割半圈就可以了,因为另外半圈在开膛时已经割过了。
如果烤得好,是完全脱骨的,轻轻一提,就可以把整块鸡胸拿起来了;要是没有完全脱骨,把刀塞入鸡胸下面,将之与胸骨分离;如此把两块大胸都取下。
把火鸡胸放在砧板上,把刀磨快,然后切片,不要太薄,大约比手机再厚一点的样子,太薄的话易碎易散。要切得厚薄均匀,切好的片也要码放整齐,最方便的码法是将切好的片照原样拼好,往边上一推摊平,用刀平着塞入肉下,扶着把火鸡胸肉移到盆中。
两片鸡胸,可以装很大的一盆,足够七八个人吃了,中国人的家庭聚会,怎么可能只有道火鸡呢?等火鸡上桌,大多数都吃不下了,你懂的!万一不够,我说的是“万一”,那就把火鸡腿也加上好了。
火鸡腿很大,我十几年前第一次吃火鸡是在迪士尼乐园,买了个火鸡腿三个人一起吃才勉强吃完,可想而知。用手拿着火鸡腿,大头冲下抵在砧板上,左手捏住鸡骨,右手拿刀倚住鸡骨下刀,一切到底,就是小半爿一大片火鸡肉了;对的,“小半爿”和“一大片”并不冲突。
把对面的小半爿也切下来,两只火鸡腿共有四爿,同样切片码盘,两只火鸡腿又是一盘。
尽兴的一夜过去,剩下来的事,吃的人不管了,烧的人发愁了,处理掉剩下的火鸡绝对是门学问。
有阁主在,不成问题,我们要实打实地用“不同的吃法”来解决掉。
继续“拆”吧,你还有大的火鸡壳没有解决掉呢。首先,把火鸡皮撕下单独摆放,然后,再把火鸡架上的肉用手扯下,白肉归白肉,红肉归红肉,拆得不必太干净,尽管大刀阔斧地去干好了,反正肉多,拆下来的肉不比一盘火鸡胸少。
找个大锅,放入拆出来的火鸡骨,然后放水盖过,点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煮,不用多少时间,汤就变成乳白色的了,那可远比河鲫鱼汤浓厚了,用的时候,还要适当加点水。
把汤滤出来,用网也好纱布也好,我不管了,反正滤得干干净净的,可以分几袋装好放在冰箱里,随用随取。怕油的朋友只要把汤盛在盒中再冰在冰箱中,待汤冷却后揭去表面的浮油即可。
现在我们有七样东西:火鸡汤,火鸡皮,白肉,红肉,连皮的白肉,连皮的红肉,煮过的火鸡骨。连皮的红肉白肉是隔天剩下的,还记得不?就是腿和胸呀!
七样东西,那搭配就多啦,白肉炒红肉是一道,红肉拌皮是一道,七样东西的排列组合有五千多种,他们居然只想得出几十种,太笨了。
这是开玩笑,我绝对不会如此来充数的!
先把煮过的火鸡骨扔了,那已经没用了,除非有人打算磨成骨粉来补钙。
找一个洋葱,切成丝,拿一点白肉,不带皮的,切成小块。起油锅,煸洋葱丝,放入火鸡白肉,加葱油加糖,炒得半干半湿起锅。下一碗面条,用火鸡汤做汤底,撩入下好的面条,再放上浇头,这是第一种吃法:洋葱火鸡汤面。
第二种,绿豆芽火鸡丝拌蛋皮,这道菜其实在《下厨记》的第一本就出现过,只是那是用鸡做的,现在改成了火鸡。将不带皮的红肉扯成丝,拌上烫好的绿豆芽和蛋皮。蛋皮可以粗切也能细切,甚至可以切成“蛋屑丝”,就是将之切到最细的丝,不必讲究纵向的完整度,切出来的东西,是一蓬松松散散的寸许长短的屑,用手抓一抓松,也很好吃。调个酱汁,花生酱、糖醋汁都可以,喜欢吃辣的朋友调个蒜蓉辣油汁也行,反正,你喜欢就好。
汤底还有呢,一个火鸡的骨头拆出来,烧个几袋汤是绝对没问题的。记得还有火鸡皮吗?稍微扯扯散,放在汤中煮一下,加盐,加入粉丝,烧滚后下豆苗,离火撒胡椒,就是一道鸡皮豆苗粉丝汤。我不会烧个粉丝汤算一种吃法,再烧个豆腐汤算另一种吃法的,火鸡骨汤,就是个汤底,你想怎么用都可以。火鸡骨汤浓厚且肥腻,要加水稀释,最好加入吸油的蔬菜或豆制品。这是第三种吃法。
第四种吃法,是拍脑袋的,结果很好吃。带皮的白肉红肉切块,块不要太小,小了难搛,起油锅稍微煸一下,小油锅;再准备点虾,要大虾,油里也煎一下。加椰奶,加泰式绿咖喱,煮沸即可,放两张柠檬叶,香甜可口又别致。这道菜的变化太多了,大虾,可以连头也可以不连,有壳没壳都行;放不放椰奶也是不同的风味,还可以加土豆呢,再放点芹菜也行啊!东南亚乱炖,是为第四种。
西洋乱炖,用煮好的通心面加番茄酱、起司碎和去皮的火鸡白肉,加盐少许,拌匀后华氏350度烤制大约半小时,再用高火几分钟,待表面发黄就好了。这是第五种吃法。
汉堡、三明治应该算是同一种“处理”的方法,你爱怎么夹就怎么夹,放些生菜番茄黄瓜片起司片,都可以,怎么好吃怎么来。
受此启发,我又做了一道“海鲜夏卷”,就是《下厨记》第六本中的《越南春卷》,照方抓药,再加一点去皮火鸡腿肉就是了,很好吃,一点也不突兀,喜欢吃的可以多做几个,这是第七种吃法。
第八种是咸泡饭,苏州话叫“并百汁”,听上去有意思多了,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咸泡饭是上海人家对待剩菜最厉害的方法,就是把剩菜剩饭一股脑儿放在一起,加点水煮透,好几种味道混在一起,别有风味。
第九种是我受了咸泡饭的启发,做的“火鸡肉菜饭”,说是菜饭其实并没菜,只是做法差不多。用无皮的白肉红肉,都切成小块;取两罐大米,洗净。大家知道我家中常备小虾仁、青豆和玉米,没菜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变个菜。于是我起了个小油锅,把小虾仁、青豆和玉米一起放入锅中煸炒,虽然没有化冻,可是它们颗粒小,一会儿也就熟了,把火调大,放入火鸡肉一起炒,再适当地碾得碎一点。最后,把生的大米也倒在锅中,加盐一起炒,炒匀之后倒在电饭锅中,并且加水,水面大约比物料稍高那么一点点,接着把电饭锅调到“烧饭”档,等到按钮跳起,把饭翻松,盖上盖子后再烘个五分钟,就好了。成品粒粒散开,鲜香扑鼻,是个很不错的处理方式。
再受了第九种的启发,我想与米饭一起,还可以做成粽子来吃,这样一想不得了,只要把外面的东西换一下,就可以变出许多花样来,饺子、馄饨都可以;甚至还可以用玉米叶包玉米粉再包火鸡肉,做成中美洲著名的Tamale,译成什么?墨西哥粽子?这是第十种吃法了。
我其实还做过第十一种,是个盖浇饭,才几个月过去,就彻彻底底地忘了是怎么做的了,只记得勾了一个薄薄的芡,然而着实不记得到底是与什么东西同炒的了,等我以后想起来了再说吧。
就这样,算是凑了十种吃法,等明年,我再来想十种不同的吃法,那时这本书已经写好了。
各位有什么好主意,也一定要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