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洋房史画》简介
《福州老洋房史画》这本书是由.林曦著创作的,《福州老洋房史画》共有16章节
1
序
近代福州出了许多著名爱国志士,从禁烟英雄到辛亥英烈,从清末帝师到启蒙学者,从国府主席到巾帼先锋,他们在文化思想、革命精神上一脉相承,缔造了中国近代人文奇观。 一...
2
目录
目 录 序 引子 第一章 福州老洋房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领事馆建筑 第三章 教堂建筑 第四章 海关建筑 第五章 洋行、银行建筑 第六章 教会学校建筑 第七章 ...
3
引子
行走在福州现代化的城市街区,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我们还时不时能瞥见有别于中国传统、具有异域特色的,被人们称作老洋房的建筑。福州为什么会有这些建筑?它们是如何产生...
4
第一章 福州老洋房的产生与发展
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福州的建筑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逐渐形成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本色,又有地域、民俗、时代特征的风貌。然而,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5
第二章 领事馆建筑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英商业贸易冲突的产物,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总是处于出超的地位,英国就利用非法的鸦片走私来挽回贸易逆差,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利...
6
第三章 教堂建筑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信仰对象都是耶稣基督,其信徒都被称为基督徒,因此,三教统称为基督教,在具体提及时才详细区分上述派别。而教会是基督教的基本组织,是基督教各派...
7
第四章 海关建筑
海关,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对进出关境的货物、邮递物品、旅客行李、货币、金银、证券和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检查、征收关税并执行查禁走私任务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其行政组织、...
8
第五章 洋行、银行建筑
1844年7月3日福州正式开埠通商,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终于达到。 通商之初,英、美等侵略者们就狂热地幻想着美好的未来,特别是始作俑者英国,他们认为福州人烟稠密,...
9
第六章 教会学校建筑
教会学校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产物。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的宗旨是培养为基督教服务的中国青年,目的是为传教服务。随着福州的开埠,英、美等国的基督教会便陆...
10
第七章 教会医院建筑
1844年7月,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医院。不久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取得同样的权力。与成立教会学校一样,基督教建立医院的真实...
11
第八章 工业建筑
福州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中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福州开埠通商后,洋人在福州开设工厂;其次是清廷洋务派官办近代军工企业;最后是辛亥革命后民族企业的成长。...
12
第九章 华商商贸建筑
商贸建筑是指用于商业贸易活动(如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和消费活动)的建筑,是为生产、消费服务的建筑空间。此前已经讲述帝国主义列强在福州开办的洋行、银行等商...
13
第十章 私宅府邸
建筑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建筑风格深受时代风尚的影响。五口通商后福州出现了许多西式私宅府邸,这些建筑早期是由洋人建造的,后来是国人模仿西式建筑而营建的新式居所,以及...
14
第十一章 其他建筑
近代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入,对福州的文教、医疗、生产及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建筑领域,它们促进了各种功能类型建筑的产生、发展与完善,丰富了民众的居住...
15
参考文献
1.杨秉德,蔡萌.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鼓岭史话[M].福州:海峡书局,2012. 3.曾...
16
后记
后记 老洋房是普通话称谓,福州方言称之为“番仔厝”。 我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少年时就对这些异域特色鲜明、被当地人称作“番仔厝”的老房子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随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