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后代,其生不蕃

近亲后代,其生不蕃

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能婚配。在国外的许多国家,如美国各州,也有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那么什么是近亲?近亲结婚又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回答什么是近亲。所谓近亲,一般是指五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直系血亲,指的是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成员,包括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高的直接长辈)和自己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低的直接晚辈)。因为这些成员在家谱图中,构成一代接着一代的垂直系列,故称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指的是直系血亲以外的和自己具有共同祖辈的成员,如兄弟姐妹(共父母)、堂(表)兄弟姐妹(共祖父母)等。因为这些成员在家谱图中,或水平地分布在同一代(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或倾斜地分布于上下两代(叔侄女等),故称旁系血亲。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从自己这代起,向上追溯至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和高祖父母这五代的旁系血亲。

人类三代以内的近亲关系从近到远分为4个等级:一等近亲——父女,母子;二等近亲——祖孙,同胞兄妹;三等近亲——叔侄女,舅外甥女;四等近亲——堂兄妹,表兄妹。

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的近亲不能结婚,就是指以上4个等级以内的近亲不能结婚。

然后回答近亲结婚有什么危害。根据遗传学,近亲交配对于人类来说,即近亲婚配的一个明显后果是:群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上升,从而导致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增加。由于近亲成员间追溯到不远的世代有共同的祖先(如堂兄妹间共有祖父母),所以这些成员间就具有较多的共同基因(其中包括共同的隐性有害基因)。带有共同隐性有害基因的近亲个体(杂合体时表现正常)结婚时,后代就容易产生隐性有害基因的纯合体,从而导致患病。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血缘关系越近的个体结婚,其后代越易患隐性遗传病,所以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不但在法律上禁止近亲结婚,而且近亲结婚的事一旦发生,理所当然地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把它看成是一种道德败坏的“乱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