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工程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是经过了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而成为充满智慧的高级生物的,人类有着十分复杂的遗传背景。遗传基因不仅决定了我们的长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我们的性格类型、聪明程度和对许多疾病的敏感程度等。
21世纪人类要实现许多宏伟计划,如遗传工程计划、蛋白质工程计划和攻克癌症计划等,而要实现这些计划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必须破译控制有关过程的基因。所以,生命科学史上一个最宏伟、耗资巨大、参与人数众多的全球性计划在酝酿多年后,终于在1988年开始实施,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个“阿波罗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细胞中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
目前一个比较公认的估计是,人类细胞约有5万至10万个具有功能的DNA单位或基因,这些基因的DNA含量还不到人类总DNA含量的5%。也就是说,95%以上的人类DNA是不具有功能的,是“废物”DNA。当然这里的“废物”应理解为只是我们现今对它们的功能尚不了解的同义语,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简单来说有两个:一是把人类基因组全部基因的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定位在染色体上,并进行部分基因的功能研究;二是对95%以上的非功能DNA的核苷酸对定位于染色体上并测序。完成第一个任务约需10年,完成第二个任务约需15年,总投资30亿美元。
人类DNA序列总共约有30亿个核苷酸对,分布在24个基因组上。如果把这些核苷酸对抄录在书上,每本书1000页,每页1000字,则可写成1000本书!当然,这是一部由4种符号(4种核苷酸)组成的、无标点的巨型天书。要“读懂”它,即了解每一DNA序列的功能和序列间的相互关系,那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后的主要任务了。目前已测序的基因数约2000多个,仅占基因组基因总数的2%;已测序的DNA总长度只有1亿多个碱基因对,约占基因组的0.3%,而“读懂”(即了解基因功能)的基因,占总基因组数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可见要读懂我们人类基因组这部天书,实在是任重道远!
之所以把人类基因组计划誉为第二个阿波罗计划,是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伟大事件,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一次系统性“普查”,对认识各种生命现象,包括我们自身,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首先,它将有助于全面阐明控制人类遗传特性的DN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二,它将为生命科学奉上一份最原始、最重要的人类遗传密码资料,丰富科学宝库,进而创造出更新更美的社会财富;第三,它将促进生命科学的三大问题,即遗传、发育和进化,在基因水平上做出统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