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庭坚
四、黄庭坚
【生平小传】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上与苏轼共进共退,屡遭贬谪。以文学著称,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代表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息推向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黄庭坚书法最初是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又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作品欣赏】
《庞居士寒山子诗》(局部)
【释文】
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痴属根本业,爱为烦恼坑。轮回几许劫,不解了无明。寒山出此语,举世狂痴半。有事对面说,所以足人愁。心真语亦直,直语无奈背。面君看渡何,谁是喽罗汉。寄语诸仁者,仁以何为怀。归源知自性,自性即如来。任运堂试张通笔为法耸上坐,书寒山子庞居士诗两卷涪翁题。
【评论】
本幅为大字行书,落笔奇伟,丰筋多力;笔笔似自空中荡漾而来,充满着飞动之势,却又沉着稳健。在挥洒之间,有其相见的紧密结体与圆厚苍劲的运笔,呈现出一份闲适自得的感觉。
《经伏波神祠》(局部)
【评论】
黄庭坚行书墨迹卷。建中靖国元年山谷五十七岁时所书。卷后自题云:“持到淮南,见余故旧可示之,何如元祐中黄鲁直书?”盖其晚年得意之笔。明代文徵明评其:“真得折钗、屋漏之妙。”有影印本存世。
《行书小子相帖》
黄庭坚《行书小子相帖》,纸本,纵31.3厘米,横33.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帖行书七行,共有104个字。
【评论】
所谓寓教于书。从通篇书写的风格来看,其用笔结体与元祐间所书已有不同,而与其晚年益见潇洒的笔意相近。
《书杜甫寄贺兰铦诗》(局部)
黄庭坚《书杜甫寄贺兰铦诗》,纸本,草书,纵34.7厘米,横69.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寄贺兰铦。
《廉颇蔺相如传》(局部)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白纸本,32.5厘米×1822厘米。
《制婴香方》
黄庭坚《制婴香方》,纸本,纵28.7厘米,横37.7厘米,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