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天祥

一、文天祥

【生平小传】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安人。20岁举进士第一名,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斥罢,年37岁,致仕。咸淳九年(1273年),起复。德祐初年(1275年),应诏勤王,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知平江府、临安府,除枢密使,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至元军中请和,被元人拘留。脱归入真州,后入汀州、漳州,屡抗元兵。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屯兵丽江浦。益王昰峥死,卫王昺继位,加少保信国公,张弘范攻潮阳,天祥被执,送至燕京,至元十九年(1283年)壬午就义于柴市,时年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擅长书法,行草流畅劲秀,颇具韵度。但传世墨迹极少,有《自书木鸡集序》《座右自警辞》《遗像家书》等。

【作品欣赏】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

img83

img84

img85

img86

img87

img88

img89

img90

img91

img92

img93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卷,文天祥草书,纸本,纵36.7厘米,横355.7厘米,书于咸淳九年(127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释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孔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周公传国,孔子立言,恳恳于亲戚故旧者,皆所以厚风俗、美教化也。世远人亡,经残教弛。汉苏章为剌史,行部有故人,为清河太守,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乃曰:今日故人饮酒,私恩也;明日剌史案事,公法也。不知太守谓谁厥罪,惟何观其一天、二天之说!是必巧言令色之鲜仁而非直,谅多闻之,三益也。然既知之,有平生故旧,适然相逢,只当忠告善道,委曲,劝勉,使之悔过迁善,或使之自作进退。何乃待之以杯酒,加之以刑责?盖卖友买直,钓名干进尔,而论章者多亦不复用。然则,何益哉?世变愈下,人心愈非。至唐韩子,则叹有反眼下石,为禽兽之所不为者。宋苏子则谓争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者。观韩、苏之言,则苏章杯酒殷勤之欢,亦无之矣。周、孔垂训,必归之成德,君子有旨哉。

右敬斋谢先生坐右自警之辞。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人伦也。朋友居人伦之一。其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虽其情礼有降杀,而义之所起,皆天性之不能自己者。惟其出于天性,是以均为人道之大端。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故,各尽其分,所以为人也。自汉苏章有刺史故人私恩公法之语,世以为固。然而,莫知其非,传为故实,流俗雷同,千余年于此。先生本之人心,按之经义,用春秋诛心之法,以卖友买直,钓名干进以发其微。于是,知章之不可干以私,乃自私之尤者也。正使当时繇是而为公为卿,外物之得,曾何足以救本心之失,况不必得乎。语曰:观过斯知仁矣。先儒谓: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章不足云也。先生之论,足以树大伦、敦薄夫,俅来学之陷溺而约之正。先生真仁人哉。咸淳癸酉六月吉日,后学文天祥书。

【评论】

文天祥《谢昌元座右自警辞》,草书,其字纤细灵动,翻转流动,清安岐《墨缘汇观》评曰:“笔法清劲纵任,不苟其辞。”书后有大量名家题跋,因文天祥的“孤忠完节”而视此卷为“天球河图”。

《上宏斋帖》

img94

文天祥《上宏斋帖》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手卷,纵39.2厘米,横149.9厘米,行书,53行,747字。

【评论】

本幅鉴藏印钤项元汴、卞永誉、安岐、永瑆、奕绘、绵亿诸印。卷后明李时勉,清永瑆、绵亿、李端芬、朱益藩题跋。

书于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文天祥时年30岁。是年正月文氏除湖南提刑,三月到任,书此札时尚在乡里。此书清疏挺竦,风格秀劲,古雅可爱。